第46部分(第2/4 頁)
“日月至焉”的區別。“三月不違”是 仁者本色,“日月至焉”是良心發現。仁者本色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良心發現是“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
要修煉成仁者本色,就得不斷添草加柴,貴在堅持,恆心永 在。
………………………………………………
安貧樂道的典範
【原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①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 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釋】
①簞(dan):古人盛飯的圓形竹器,類似筐。
【譯文】
孔子說:“多麼有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瓜瓢水,住在 簡陋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 其樂。多麼有賢德啊,顏回!”
【讀解】
顏回樂什麼?
當然不應該是樂竹籃子裝飯,瓜瓢喝水,也不應該是樂那貧 民窟裡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樂。至於到底樂什麼,孔子在這 裡沒有說。
不過,我們可以從夫子自道的一段話裡找出答案。 在《述而》篇裡,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過手臂當枕 頭,也自有快樂在其中。不仁義的富有和尊貴,對於我來說,就 像天邊飄浮的雲一樣。”
這一段夫子自道實際上與他對顏回的描述極其相近,只不過 明確地點出了主題,這就是“義”。如果不“義”,就是再富貴也 沒有意思,相反,只要心中有“義”,就是吃粗茶淡飯,睡覺連枕 頭都沒有,那也是快樂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師必有其徒。作為孔子的第一高徒,顏 回和老師一樣,都是以“義”為樂。這個“義”,也就是仁義、道 義。所以,孔子也好,顏回也好,都是因為心中有了仁義,有了 道義,才能夠安於貧困。說到底,也就是安貧樂道,為了精神的 追求而不在意物質生活的窘迫。
當然,孔子、顏回都是聖賢級的人物,風情高達,所以能做 到安貧樂道,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要修養到那個境界可真是難得 很,也就只好“不堪其憂”了罷。
………………………………………………
切勿畫地為牢,裹足不前
【原文】
冉求①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②”
【註釋】
①冉求:孔子的學生,字子有。②畫:畫界為限,引申為止。
【譯文】
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是因為能力不夠。”孔子說:“能力不夠,會在中途走不動了的時候停止,可你現在卻是 畫地為牢,根本就沒有出發。”
【讀解】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畫地為牢,裹足不前,這是知難而退,自甘墮落。所以孔子 深惡痛絕,當面駁斥冉求的說法。
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背登攀。”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那, 只要肯立志,堅決地去做,做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走到哪。 步算哪一步。換句話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事實上就總會有 所收穫。相反,凡事太功利主義,還沒有開步就問終點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大迫切,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結果便很 容易畫地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甚至裹足不前,打 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聖人予以激勵,要求他開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廢”,也比停步不前好。
………………………………………………
不開後門,不拉關係
【原文】
子游為武城宰 ①。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② 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③之室也。”
【註釋】
①武城宰:武城的地方官,相當於武城縣的縣長。武城在今山東費縣西 南。②澹(tan)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千羽,武城人。③偃: 子游性言,名偃,字子游。
【譯文】
子游做了武城縣的縣長。孔子問他:“你在武城發現人才了 嗎?”子游回答說:“有個叫偃臺滅明的人,走路不抄小道,不是 公事,從不到我住的地方來。”
【讀解】
走路不抄小道就是不走捷徑,引申出來的意思,也就是我們 今天所說的不走後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