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天。君子敬而無失②,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註釋】
①亡:無②敬而無失:在《公冶長》一篇裡,孔子曾經讚揚晏子 “善與人交,久而敬之、”這裡的敬而無失就是久而敬之的意思。
【譯文】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 “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全在於天意。君子敬慎而沒有 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 兄弟呢?”
【讀解】
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倒是都可以聽聽子夏的這一番話了。因為 很可能他們當中有人會產生這種“司馬牛之憂”。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這句話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滸梁山泊,想到三桃園,令人頓 生家俠之氣
這種兄弟不是血緣紐帶,而是義結關係。不是“相煎何太 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的劉關張。
據《說苑一雜言》記載,孔子也曾說過,行為合於仁義禮節, 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則,就是兩對門坐也不相往來。
曾子說,君子立志行仁,先做後說,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 則,此是你的親兄弟也不親啊!(《大戴札記·曾子制言》)
列寧說,無論你是什麼膚色,無論你遠在異國他鄉,舉目無 親,語言不通,但只要憑著《國際歌》--全世界無產者的歌,你 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你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
什麼叫“明”
【原文】
子張問明①。子曰:“浸潤之譖②,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 明也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無已矣。”
【註釋】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遠”指看得遠,亦即遠見卓識。 ②譖(zen):誣陷,讒言。
【譯文】
子張問什麼叫看得明白。孔子說:“像水那樣慢慢浸潤的讒言, 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誣告,在你這裡都行不通,可以稱得上是看得 明白了。像水那樣慢慢浸潤的讒言,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誣告,在 你這裡都行不通,可以稱得上是看得很遠了。”
【讀解】
“明”在漢語裡是應用非常廣泛而頻繁的一個詞,有聰明、明 智、明白、明察、洞明等多重近義的意思。概括起來,實際上就 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兩句話所包含的內容。
孔子回答子張關於“明”的問題,是從怎樣識別對待讒言和 誣告這一角度來說的。
古往今來,讒言和誣告就像毒蛇一樣纏繞著人們的靈魂,它 既是人人厭惡的最醜惡卑鄙的行為,卻又是人人都擺脫不了,甚 至是與每個人的一生相始終的一種社會現象。它之所以有如此綿 延的生命力,只因為它有獨特非凡的害人功效,不僅遠遠勝過世 界上最為厲害的殺手,而且可以勝過全副武裝的百萬大軍。這方 面的例證不勝列舉,最著名的,前者如莎士比亞筆下戰無不勝的 奧賽羅團聽信依阿古的讒言而殺死自己心愛的妻子苦絲狄娜, 結果又因痛心悔恨而自殺。後者如燕惠王因聽信讒言而罷了率領 大軍連奪齊國七十餘城的樂毅的官,結果被齊國的田單大敗,七 十餘城全部被收復。
正因為讒言和誣告有如此厲害的殺傷力,所以人們一方譴 責它是罪惡之中最可恨者,另一方面卻又不斷有人在不同的程度 上運用著它。正如俗諺所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的人運用它 還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程度。
孔子在這裡所說的“浸潤之譖,膚受之經”就是達到了爐火 純青、出神入化程度的讒言和誣告。“浸潤之譖”不是一時一地對 你所說的讒言,而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 物細無聲。”像雨水浸潤萬物那樣,一點一滴,不動聲色,不露痕 跡。這次給你說某人的一句話,下次給你再說一句,有時甚至是 說一甸聽來毫不相干的話,這樣逐漸浸潤,潛移默化地使你對某 人產生某種印象.那被攻擊中傷的人,可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如果說“浸潤之譖”是“慢工出細活”,那麼,“膚受之訴”則是 “快刀斬亂麻”,一舉奏效,使你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錯誤行動,結 果鑄成大錯,悔之晚矣。為什麼“膚受之訴”會有這麼急切靈驗 的效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