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4/4 頁)
這在這個時候並不鮮見。
反正這時代男人不可能只一夫一妻,妾有各種來源,長輩給的,司僚送的,自己買的納的等等。
既然非得有,而且那不知根底的人難免會成為將來的心腹大患,那麼自己家培養一些,姑娘成親時直接帶過去就在所難免了。這此人一般身契都在主母手中,要麼就是在主母的孃家扣著自己全家人,敢不聽話麼? 既籠絡了丈夫,又不怕她們翻了天去,陪嫁的通房丫頭可以說是主母手中一張好牌。
既然是好牌,就不能隨便輕易出手。
溫氏也沒有一過門來就急慌慌的做什麼。
到了現在,她不得不做些什麼了。
這種事,古往今來套路都差不多。
溫氏請四皇子過去,然後命兩個打扮好的丫鬟上來見禮,再說兩句場面話,諸如:爺身邊兒沒個象樣的服待人,我也覺得家裡冷清不象樣子之類的,男主人一般不會拒絕,這事兒也就水到渠成了。除了主母自己,其他人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男人得了美妾,丫鬟也得了實惠。就算一時沒什麼名分,可是以後討好男主子,服侍女主子,養個一兒半女,一輩子總有了著落。
溫氏也是這麼做的。
她身邊的那兩個丫鬟一個叫翠鳳,一個叫淑紅。
一紅一翠,倒是正好相互輝映。不知給她們起名的人當時是不是想到了“偎紅持翠”這個詞兒?起得還真是貼切。
可是這在別處都通行無礙的美事兒,到了四皇子這裡卻沒行得通。
溫氏命人整治了酒席,不管心裡是不是泛酸,臉上卻是笑意盈盈的。
溫氏比四皇子還小,但是她平時總是打扮得十分莊重。大概怕人說輕浮不服眾,所以很少穿些鮮嫩的有朝氣的顏色,也不梳那顯得稚氣的髮式。
這種心理很好理解。
王妃麼,自然得合乎王妃這個身份,當然不能再象尋常少女那樣妝扮。
溫氏這天穿的是件銀珠色的宮裝,下面是紫棠色撤金百褶裙子。這裙子華貴是足夠華貴,穩重也足夠穩重,只是穿了這樣端坐在那裡,顯得老氣橫秋,也十分呆板。
四皇子坐了下來,溫氏親自執壺給他斟上酒,然後喚出兩個丫鬟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