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也十分呆板。
四皇子坐了下來,溫氏親自執壺給他斟上酒,然後喚出兩個丫鬟來。
翠鳳穿了一身兒柔綠色”淑紅穿的是桃紅色,挽著髻,淡妝濃抹就算只有三分人才,這七分打扮也著實令人眼前一亮,與平時的樣子判若兩人。
兩人羞答答的跪下來給四皇子行禮。
四皇子握著杯的手微微一頓,然後將杯緩緩放下。
小順在門外候著,屋裡這是怎麼一回事兒,他自然知道。
但是後來四皇子和溫氏說了什麼話,小順可不知道。
他只知道四皇子並沒有同意溫氏的提議,用完了飯,就溫和而堅決的出了正屋。小順本來以為自家王爺晚上肯定要住在不知東西廂房裡哪一間房了,突然見他出來,愣了一下才趕忙跟上去。
怎麼……是那兩人不合眼,王爺沒瞧上?
還是王妃話說的不婉轉,王爺畢竟年輕,臉皮兒薄,所以才沒順水推丹成就好事?
小順琢磨不出來。
雖然他在王爺身邊伺候的時間不短了,對王爺也算有一定了解。
可是在某些事情上,身為宦官的小順,是猜不出王爺的想法的。
呃……那啥……
反正老四身邊兒,不可能沒有別人的…… '
今天沒有,將來也會有……唉……真要讓他一個沒有,那就太理想化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尋親
這件事兒對誠王府來說不是件小事兒。
本來不少人,都已經盤算著以後的出路了。王爺身邊兒突然多出了伺候的人來~
甭管有沒有名份,以後翠鳳姑娘和淑紅姑娘可就不是奴婢了,她們會有自己的屋子,自己的奴婢服侍。若是得了寵,那以後榮華富貴也少不了啊。擠不到王爺和王妃身兒的人,平時不得志的人,連露臉兒機會都摸不著的人“。
那心思可都活了。
結果王爺沒納。
本來這差不多都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好些人都開始找門路託關係想謀個新差事,這一下全僵在那裡了。
有人覺得,肯定是王爺年輕,臉皮薄兒。
也有人說,自家王爺讀了那麼多聖賢書,不是那愛女色的。
還有人說,王爺一準兒是沒看上翠鳳和淑紅。
三種說法裡頭,後一種支持者甚眾。
要說年輕,臉皮薄兒,可是壽王爺昌王爺府裡也有伺候的人哪?這有什麼?還值得為這個不好意思?
再說讀書知理,難道那滿城裡納妾取小的人都沒讀過書都不知理?不見得!那崇文館的博士、祭酒、鬍子雪白雪白的,家裡還有不少如花美眷呢,真正是一樹梨花壓海棠,好不風流。
所以說,八成是翠鳳和淑紅沒讓王爺看上。
本來嘛,年少誰不愛風流?可是翠鳳和淑紅是王府裡最漂亮的丫翼嗎?
不是。
明眼人都知道,別說在王爺書房伺候的潮生,就是以前王爺身邊的春墨姑娘,也比翠鳳和淑紅兩塊料強。就算這兩人都不提,掖庭那邊撥來的人,相貌也都看得過去啊。
翠鳳和淑紅有什麼強?不就強在一個聽話上頭嗎?
她們聽的可是王妃的話,與旁人有什麼好處?
尤其原來宜秋宮的老人兒,對這一點尤為不忿。
王妃來了之後,原來王爺身邊近身伺候的這些人都得靠邊站了。許多人連王爺一面兒都見不著。這見不著主子還指望靠什麼出頭?
那心裡自然是有怨憩又有企盼的。
現在王爺要收身邊的人,要是又收了王妃身邊的人,他們能把手伸過去嗎?
要是原來司在宜秋宮裡的幾個漂亮丫裂,有誰上位,那就不司了。怎麼說大家也是一處當過幾年差的,有幾分香火情。自己人上了位,要挑伺候的人,尋幫手拉臂助,那也會從熟識的人裡找。這枕頭風兒一吹,還有什麼不成的事?
可放著府裡這麼多人王妃卻一個不挑一個不問,只從自己陪嫁裡頭挑人。
這麼一琢磨,差不多原來宜秋宮出來的人,覺得王爺沒應王妃這一請是對的。
要不然這王府後院兒裡可全是溫家的人了,還有他們什麼事兒?全讓王妃把持住了,他們這年人一年大二年小的,都會給騰出手收拾了遠遠的給你發到田莊上去,你這輩子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府裡的其他人,當然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溫氏陪房裡頭自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