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該就是一些牧場專門種植的牧草。這種場面在人口密集的江南水鄉非常少見,但在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就很普遍了。畜牧業本來就是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澳大利亞飼養的綿羊數量更是位居全球之冠,素來就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
蕭平要去的牧場叫“牛角”。他很難理解老外為什麼要給自己的牧場起這樣的怪名字。“牛角”位於悉尼的遠郊,離市區大約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在江南地區這麼長的距離足夠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了,不過在澳大利亞住在離市區百十公里的地方就很平常了。
從機場到“牛角”牧場要開近兩個小時的車,剛開始蕭平還饒有興趣地欣賞車外的風光,但時間長了也覺得有些無聊,於是拿出剛買的煉獄廚房翻看起來。
傑西卡沒有亂說,這一期的雜誌上的確連登了兩篇關於蕭平的報道。可惜的是蕭平的英語水平實在有限,根本看不明白文章裡究竟寫了些什麼。無奈的他只好把注意力放到報道配的照片上,很快就發現傑西卡拍照的水平還是很不錯的。無論是拍的農莊的景色、還是拍賣會上熱鬧的場景、又或者是報道的主角——蕭平本人,看上去都非常棒。特別是那張蕭平的特寫,不但記錄下了他最英俊的一面,還把蕭平特有的氣質也體現出來。只看蕭平的這張照片,說他是電影明星也不為過。
“嘖嘖,原來哥們這麼帥啊!”面對自己的照片,蕭平陷入到深深的自戀中去:“難怪那個空姐一個勁地塞電話號碼給我呢,唉……人長得帥就是沒辦法!”
在蕭平自戀的情緒中,計程車到了牛角牧場門口。蕭平付了車錢下車,一抬頭就看牧場的門口掛著副超大的牛角。蕭平伸開雙臂比了一下,發現還是這副牛角更寬,忍不住喃喃自語道:“這一定是牛魔王的角,真大!”
就在蕭平猜測長著這麼一副大角的牛得有多大時,一個禿頭的中年人已經迎出來問:“請問,您是蕭平蕭先生嗎?”
雖然這中年人的普通話帶著很濃的南方口音,但還是讓蕭平心頭一喜。能在異國他鄉聽到祖國的語言總是讓人高興的,蕭平也連忙點頭道:“沒錯,我就是蕭平,請問你是……”
“我叫伍得志,是這裡的合夥人。”禿頭大叔樂呵呵地道:“我們大老闆比爾知道你今天要來,特意讓我在這裡等你,臨時充當翻譯的工作。”
伍得志的話讓蕭平暗暗鬆了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語言不通的問題,現在有了翻譯,就更有把握說服對方賣牛了。想到這裡蕭平有些迫不及待,連忙問伍得志:“你們的老闆人呢?”
“他去悉尼城裡送牛肉去了,晚點才會回來。”
沒想到老闆居然不在,蕭平心中立刻涼了半截。看來對方對這次見面並不怎麼在意,從側面說明他們對賣牛的熱情肯定也不高。想到這裡蕭平有些失望,忍不住小聲問伍得志:“伍先生,你們老闆是不是不太願意賣牛啊?”
如果是其他人問這個問題,伍得志肯定是一問三不知。不過看在蕭平同樣也是中國人的份上,他決定稍稍透露一點訊息,於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道:“比爾現在也很矛盾,眼下農莊經營困難急需資金週轉,但他也不想讓這麼好的牛種落到別人手裡,所以很為難呢!”
蕭平忍不住好奇地問:“你們的牛肉應該能賣大價錢吧,經營怎麼會發生困難呢?”
伍得志苦笑道:“等你看到我們怎麼養牛就明白了,對了,有沒有興趣去牛欄看看?”
蕭平就是衝著牛來的,當然不會沒有興趣,立刻表示願意去牛欄看看。於是伍得志開來一輛小貨車,帶著蕭平往牛欄駛去。
牛角牧場的面積很大,貨車在大片牧場上行駛,過了十多分鐘才看見牛欄。蕭平估計這片牧場的面積至少是自己農莊的數十倍,不禁對這裡的主人多了幾分羨慕。要是自己也有這麼大的土地,那得能多幹多少事啊!
蕭平還沒見到牛呢,這個牧場已經讓他心裡多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以後也要擁有這麼大片的土地,到時候要養牛就養牛,要種菜就種菜,再也不用為土地不夠而發愁。
抱著這樣的想法,蕭平跟伍得志進了牛欄。牛欄的規模不小,裡面至少養著百多頭牛。這些牛毛色純黑、體形勻稱,幾乎都在安靜地站在各自的小圍欄裡,只有嘴巴動個不停——正在反芻之前吃下肚子的食物。
“這些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戶和牛。”伍得志自豪地道:“除了在原產地神戶附近外,全球也只有在我們這裡和另外兩三家澳洲的牧場可以看得到。”
其實蕭平根本看不出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