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授說,有一個很簡單的判據,如果你讀完一本小說,對主人公的把握,超過了你對最好的朋友,甚至配偶或情人的瞭解,那就是一本好小說。從這個意義上說,丁曉禾或西爾梟,已經超過了我的想象。
——馮 唐 (小說家 麥肯錫合夥人)
《算賬》是一種中國式的知識考古學,它用小說的形制切入特殊歷史中的生命秘史。一個人的生命,永遠是秘史,永遠需要去探求或者算賬。本書的算賬者或者小說家,一路顫出調侃與狡黠的笑聲,卻依舊一路不斷洩露,重構家族與精神史的苦心孤詣與內在莊嚴。
——夏 烈 (文學評論家 盛大文學研究所所長)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算賬》目錄
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就是算賬,就是對過去的算賬。算賬就像面對一團亂麻,面對一個亂,小說的目錄標題暴露了算賬的不確定性。賬算來算去,明細賬,流水賬,糊塗賬,賴賬,跑賬,花賬,各有一本賬。賴賬是欠人東西不想還,跑賬是吃了飯不買單,花賬是老闆對顧客做手腳。所以,世界上的賬,很難算的,算不清的,就像歷史的詭秘性與小說的無窮盡一樣。所以本文充其量是一種算賬體小說,萬勿對號入座。知道這類申明說了白說,還是要專此拜託,各位尊貴的讀者,包括本家族所有在世不在世的成員。
——作者手記
01押送或憑弔
02勞改或青海
03嫁雞或嫁狗
04隔離或懲罰
05痴呆或老巢
06候補或零蛋
07埋葬或日子
08立功或死鬼
09黃道或鄉下
10打仗或回城
11歸屬或新房
12後事或大頭
13魔咒或腫瘤
14逃亡或基因
15結局或開始
01押送或憑弔(1)
我有一個朋友的父親,是我們那邊的一個軍分割槽司令,三八式老幹部,離休以後安度晚年,兒女繞身,身體健康,康樂無窮,唯一的願望是去一趟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他在那裡戰鬥過,他在那裡勝利過,那裡留著他的許多生死戰友,這個願望日復一日糾纏著他,召喚著他,有一天他終於上路,到了那裡,突然死了。這個真實的故事離我很近,讓人欷,所以當我聽說我父親突然跑到杭州之江大學,一種不祥的預感立刻籠罩了我,我想到朋友父親,雖然朋友父親是一個老革命,我的父親是一個老反革命,兩人南轅北轍,大相徑庭,但殊途同歸,人的死法都差不多,完全有可能異曲同工,憑弔之死,都吊在一根筋上。
那天父親跑到杭州,拄著柺杖走上之江大學110年校慶的舞臺,大典已接近尾聲,該出錢的都出錢了,該出力的都出力了,該露臉的都露臉了,該隆重的都隆重了,總之該上臺的都上臺了,有一個瞬間大禮堂顯得十分安靜,這時我父親的柺杖響了。有網友形容那柺杖聲音空空空的,很像一串悶雷從黑壓壓的人頭上滾過,大家抬頭看去,一個老頭被各種燈光混合成一個很不真實的形象時,他老人家已經開始了口齒不清的演講。父親的開場白是這樣的,父親說,尊敬的領導、尊敬的來賓、尊敬的老師、尊敬的同學、尊敬的校友……父親的尊敬還沒結束,已被一片笑聲嘩嘩啦啦淹沒,掌聲也七零八落響了起來。父親接下來的話大意是這樣的,父親說,我是之江大學民國時期的畢業生,作為一個老之大人,今天能站在這裡,感到非常榮幸。我很贊成,剛才校長先生,對之江大學概括性說的兩句話,歷盡百年滄桑,再創世紀輝煌。說得好啊各位,各位,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輝煌和滄桑都是必須的。我見證了之大的輝煌,我也見證了之大的滄桑,之大的輝煌就是我的輝煌,之大的滄桑就是我的滄桑,我的滄桑也就是之大的滄桑……父親的繞口令似的演講大概到這裡就結束了,他已經被工作人員一左一右架下臺去了。
其實當父親走到講臺,把柺杖一扔,抖抖索索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張紙片,然後又折騰半天,拿出一副老花眼鏡,把近視眼鏡替換下去時,兩位工作人員已經在他身後面面相覷,交頭接耳,走來走去了。當他們確認沒有一位丁姓先生的講話議程,慌亂幫他撿起柺杖的時候,長槍短炮已蜂擁而上,四面八方對準這位來歷不明的講話嘉賓了。父親的背影終於消失在後臺,好事的攝影者被工作人員驅趕得在臺上團團亂轉,有人跳到前臺宣佈說,因為嘉賓身體不適,需要休息,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