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
申達成又問:“那妄戒又怎麼解釋?”陳靜如說:“佛家所說的妄戒,就是不可妄念妄語妄行。千不該萬不該,你們不該耍小聰明,妄戲小尼姑,讓她的頭髮掉出法帽。”申達成說:“小尼姑那是以假亂真,我們識破她,本來就是還原真相,也算犯妄戒?”陳靜如說:“佛菜館不是佛門聖地,不過打著佛家牌子搞經營,小尼姑是不是真尼姑,佛祖不會計較。佛祖不計較,你們卻花言巧語,妄施伎倆,逗弄人家,惹得小尼姑窘迫不堪,不是犯妄戒又是什麼?國富遭此一劫,也就在所難免。”
兩人說得投入,馮國富聽著也就聽著,沒有參言。陳靜如所說佛有五戒,確也是事實,可她忘了佛慈悲為懷,並不一味強調懲罰,你犯戒就要你遭劫受難。佛認為眾生都有佛性,能夠透過感化,逐漸覺悟,立地成佛。
馮國富也就這麼想想,一直沒說什麼。佛不語,覺悟在於自覺,在於開悟,不在於言說。
慢慢馮國富便能下地了。到底只是一隻膝蓋受傷,不像楊家山中風那麼麻煩。能下地就意味著能行走,儘管有些費力。從床上到地下,不過兩尺,馮國富卻覺得是從半空中回到了土地上,心裡一下子踏實了許多。看來人還是要站在地上,用自己的腳走路,才會覺得自在。
不過醫生不讓馮國富出門,只能在床前挪動挪動。到了醫院,醫生就是領導,領導的話你敢不聽?不聽醫生的話,和不聽領導的話是一回事,吃虧的還是自己,不是醫生和領導。馮國富也就規規矩矩,每天只在病房裡扶著床沿轉上幾轉,活動一下身上的血脈。
這天楊家山又進了馮國富的病房。他已經不用夫人和兒子攙扶,可以自己拄著雙柺行走了。馮國富為他高興,說:“楊書記恢復得真好,要不了多久,您就可以扔掉柺杖了。”楊家山很有自信,說:“這是遲早的事。不過凡事都有個過程,得一步步來,先把左邊的扔掉,再扔右邊的。”馮國富說:“我得好好向您學習,加強鍛鍊,爭取早日走出病房,重新做人。”說得在座幾位都笑。
聊了一會兒,楊家山告訴馮國富,郝老書記上週又被請了進來。馮國富說:“那麼他是四進宮了。”楊家山說:“是呀,醫生都說這樣的病人實在少見。”馮國富說:“醫生讓我出門了,一定去看看他。”楊家山說:“我已去看過幾次,他一直不省人事。我有個預感,這回他怕是難得活回來了。”
馮國富沉默片刻,說:“這在他也許不是壞事。他不是想著成佛麼?佛國總比俗世好。”楊家山說:“誰不想成佛?可僅僅給廟裡捐個銅佛,卻沒念幾天經,沒修幾天行,又怎麼成得了佛?”馮國富笑道:“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麼?何況郝老書記並沒拿過屠刀,有心成佛,也許就成了。”
說到佛,陳靜如最有發言權,一旁插言道:“這是說放下屠刀不易。郝老書記沒拿過屠刀,也就沒有屠刀可放,成佛相反還難。”馮國富說:“這就牽涉到什麼是屠刀的問題。佛家的話語體系裡,恐怕不一定有刃有把才是屠刀。”楊家山說:“這麼說來,郝老書記拿沒拿過屠刀,也就不好說了。”
馮國富恢復得還算快,醫生已允許他走出病房。他沒有食言,特意去看過郝老書記幾次。每次老人家都仰躺在床上,已死去一般,靜無聲息。床頭吊著瓶子,彷彿連管子裡的點滴的聲音都聽得見。有一個兒子待在一旁,正垂著頭打自己的瞌睡,守靈似的,只差沒給老人點燈燒紙了。
第101節:待遇(100)
馮國富特意到醫生辦公室問過郝老書記的病,醫生說老人已經沒救,不過還吊著一口氣而已。馮國富心生感慨,都說人活一口氣,人如果只剩一口氣了,活著跟死了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天晚上陳靜如在家吃齋拜佛,申達成到醫院來看過馮國富,也有事走了。馮國富看了會兒電視,覺得有些冷清,去了楊家山那裡。進門時,病房裡很安靜,楊夫人好像在衛生間裡忙碌,只楊家山小學生般伏在桌前,正認認真真寫著什麼。馮國富笑道:“楊書記不是在寫小說,準備賣錢吧?”
“你還別說,現在流行官場小說,將這輩子的遭遇寫成小說,說不定還有些市場。可惜我大老粗一個,沒這個文才。”楊家山丟下筆,說道,“正在寫辭職報告,寫完後還打算請你斧正呢。”
馮國富一時沒反應過來,說:“你要辭什麼職?”楊家山說:“我不是還頂著個市人大主任的頭銜麼?我準備辭了,無掛無礙,一心一意做我的平頭百姓。”
馮國富想起一部帝王電視劇,裡面有句表達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