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年,他代表國際奧委會在墨西哥城奧運會舉辦期間所表現的才能使他從此成為國際奧委會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1970年,薩馬蘭奇又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進入國際奧委會核心集團。4年後,即1974,薩馬蘭奇被執委選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為國際奧委會舉足輕重的人物。薩馬蘭奇在短短10年時間裡從一個普通委員升至副主席,他為此付出的心血是可想而知的。但同時他也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相應的回報,他在國際奧委會的地位日漸穩固,主席基拉寧對他也越來越器重。薩馬蘭奇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和聲望,國際奧委會主席的重任早晚會落在自己肩上。
當然,在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也不是一帆風順,他也經歷過曲折。而且奧林匹克運動也正處於低潮時期。但是,他從不屈服於什麼。而且越艱難才越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力量、智慧與才能。薩馬蘭奇對國際奧委會的工作已經瞭如指掌,完全有能力駕馭這條航船破浪向前。況且他心中已有了自己的計劃,他要當船長,把握住航向,指揮這條船加速行駛。
他似乎覺得他的終生要與體育為伴了。他熱愛體育,不僅身體力行參加體育活動,而且把體育當成逐步實現自己理想的手段。
薩馬蘭奇擔任巴塞羅那議會議長即將屆滿,卡塔盧尼亞團結黨舉步艱難。有傳聞說,要派薩馬蘭奇作駐外大使。
薩馬蘭奇也有此意。再過3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即將改選。他需要靜下心來,做些準備工作。這並不是為了個人的名譽,他只是覺得,國際奧委會的重任將要落到自己肩上。
在巴塞羅那電臺宣佈他要當國際奧委會主席4個月之後,薩馬蘭奇也露出了自己要當大使的風聲。1977年5月10日,卡塔盧尼亞團結黨宣佈解散。薩馬蘭奇就提出希望到維也納出任大使。維也納,這個音樂的故鄉猶如一座世外桃源,沒有那些不必要的政治紛爭。而且他的知己卡斯特爾弗洛裡特侯爵離開巴塞羅那議會後就在那裡工作。最主要的是,維也納離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瑞士洛桑不遠,工作起來有不少方便之處。
然而西班牙政府自有其考慮。儘管薩馬蘭奇從未從事過職業外交活動,但他出色的外交才能早已為西班牙內閣所注意。當時西班牙同蘇聯剛剛建交,出於更全面的考慮,就在薩馬蘭奇提出到維也納任職的當月,內閣決定委派薩馬蘭奇為西蘇恢復關係後的首任駐蘇大使。
西班牙最初與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建立外交關係是在1933年。1936年7月,西班牙法西斯軍人發動軍事叛亂,佛朗哥乘機攫取了法西斯派的領導權。1939年4月,持續3年之久的血腥內戰結束,西班牙開始了佛朗哥統治時代。內戰結束幾個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雖然西班牙早在1939年9月就宣佈自己是中立國,但國內右翼分子要求參戰,佛朗哥終於派出一支“蘭色軍團”參加了對蘇聯的進攻。自此,西蘇中斷了所有往來,兩國間的關係徹底破裂。
1975年11月,佛朗哥去世,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在馬德里登基,成為西班牙的新國王。卡洛斯決心一方面在國內實行政治民主改革,另一方面加強同歐美國家的關係,擺脫西班牙在國際上的孤立處境。經過兩國近兩年的嘗試性貿易、文化往來,1977年初,西班牙與蘇聯正式恢復了外交關係。
任命薩馬蘭奇為駐蘇大使的訊息是巴塞羅那省長魯道夫·馬丁·比利亞通知薩馬蘭奇的。一天,比利亞邀請薩馬蘭奇及夫人瑪麗亞在馬德里共進晚餐。
“祝賀你,你已經是大使了,”比利亞開門見山。
薩馬蘭奇以為是駐奧地利大使,便不再說什麼,只是簡單地道了謝,然後又繼續談天氣,談旅遊等等。
過了一會兒,比利亞忍不住問道:
“可是,你不想知道派你到哪個國家當大使嗎?”
“……當然想知道。”薩馬蘭奇仍然有些不以為然。
“你對蘇聯有興趣嗎?”
薩馬蘭奇不禁一怔:
“蘇聯,你說的是?俄羅斯?……當然,我當然感興趣。”
雖然在此之前,薩馬蘭奇對內閣委派他到蘇聯任職有所耳聞,但未想到事情果真如此。從國際奧委會這個角度來考慮,蘇聯是個更具吸引力的國家。因為蘇聯正在籌辦1980年第22屆奧運會,薩馬蘭奇身兼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蘇聯對他必然另眼看待。同時,1980年改選國際奧委會主席,蘇聯的作用也是很關鍵的。做好了蘇聯的工作,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就有了較大的把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