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煥指揮的明軍炸傷,並且在回到咸寧堡之後不久就傷重而亡了,可是在叛亂的第二年,他就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重創明軍,並且在隨後幾年之內,征服了附近的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包括部分蒙古部落,聚集起了一支足以撼動大明帝國江山的強大軍隊。
正是如此,當時負責指揮平叛戰爭的袁崇煥主張以守代攻,透過建立軍事要塞的方式,穩步向叛軍腹地推進,並且壓縮叛軍的活動空間。
畢竟,東北地區氣候嚴寒,且地形複雜,並不適合明軍作戰。
如果說努爾哈赤發動滿人叛亂,並且聯合了北方各個少數民族的豪傑,那麼他的兒子,也就是皇太極就是滿人中最有遠見,也是最有能力的軍事家、政治家與謀略家。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成為叛軍首領。
他一改滿人以弓騎為主的戰術,轉為嚮明軍學習,並且利用繳獲的武器組建了第一支火器部隊,從而大大提高了叛軍的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明歷二百六十二年(公元1630年),皇太極一方面使離間計,誘使內閣首輔孫承宗解除平叛大將袁崇煥的軍事職務,同時以蒙古騎兵為先導,先後攻陷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座要塞,兵鋒直指帝國京師。
等到孫承宗意識到犯了大錯誤,並且重新任命袁崇煥為平叛統帥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在叛軍抵達京師城外的時候,除了負責守備京師的五千禁軍之外,只有剛剛到達的,來自重慶的“勤王”部隊。
此時,帝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女將軍登上了歷史舞臺。
她就是重慶總兵,帝國第七步兵團(當時的團,相當於現在的軍團)統帥秦良玉。
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將士緊握著手裡的鋼槍,隨著戰線從中分開,一名身披明鎧的將軍躍馬來到了戰線前方。
見到頭盔下那爬滿皺紋,帶著一絲愁容的面孔,堅守在戰線上的官兵頓時精神了許多。
她就是秦良玉,第一個登上歷史舞臺的帝國女將軍。
在她身後,是一隊由約莫一百人的,清一色的女性軍人。當然,比起已經五十六歲的秦良玉來說,她的隨從年輕得多,也漂亮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