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北洋艦隊併入東洋艦隊。
這樣一來,東洋艦隊就將擁有十三艘主力艦。只是,這仍然不足以保證在一場決定性的海戰中徹底擊敗日本聯合艦隊。
大西洋艦隊是不用考慮了,唯一能夠出力的就是南洋艦隊。
問題也出在南洋艦隊的身上。
暫且不考慮江洪波與李玉民的關係,南洋艦隊的任務是確保帝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的霸權地位,並且援助大西洋艦隊,遏制大洋洲方向上的美國與英國海軍。也就是說,南洋艦隊不可能全力支援東洋艦隊。
按照最保守的估計,為了確保印度洋的制海權,並且在蘇伊士運河方向上保持足夠的威懾力,南洋艦隊至少需要留下六艘戰列艦在紅海活動。算上“太祖”號的話,南洋艦隊一共只有九艘主力艦。也就是說,南洋艦隊只能派遣三艘主力艦參加對日作戰。
這樣,帝國海軍能夠集中十六艘主力艦,對日本聯合艦隊形成一定的兵力優勢。
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江洪波,李玉民等海軍將領來說,擁有十六比十的優勢,足以保證勝利。只不過,這絕不是不流血的勝利。
“三艘五嶽級戰列艦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形成戰鬥力?”
聽到陳錦寬的話,衛延年翻開了手上的檔案,看了一會,說道:“最快也要到年底,現在只有‘華山’號的改進工作比較順利,另外兩艘的改進工作都出了麻煩。主要是封存時間太久,艦體需要全面檢查,還要更換動力系統與主炮炮塔,這些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
三艘五嶽級戰列艦在戰後儲存了下來,這算是帝國海軍一筆不小的財富。隨著《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作廢,帝國海軍立即為這三艘戰艦解封,並且按照“恆山”號的標準,換裝燃油鍋爐,蒸汽輪機,以及主炮炮塔,並且對全艦進行大修,換裝更厚的裝甲板等等。只是,幾家主要的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新式戰列艦,所以這三艘戰列艦的改裝工作一直沒有達到海軍的進度要求。
“其實,十六艘主力艦足以對付日本聯合艦隊了。”李玉民開口了,“以帝國海軍官兵的素質,加上新增加的裝備,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問題是,怎麼組織這次行動,特別是指揮權怎麼安排?如果得不到統一指揮,即便有再多的主力艦也難以發揮效能。”
這話不輕不重,不急不緩,卻正好說到了重點上。
陳錦寬心裡暗自一陣苦笑,同時朝郭懷安與江洪波看了過去。
郭懷安的問題不大,畢竟北洋艦隊這些年已經大不如前,遲早都會被降級,甚至被併入東洋艦隊。問題是,江洪波肯交出指揮權嗎?要知道,這次從南洋艦隊抽調的三艘主力艦是南洋艦隊最強大的三艘主力艦!
第二卷 滾滾洪流 第十六章 … 歪打正著
讓江洪波單獨留下的時候,陳錦寬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說服”他。
雖然江洪波是陳錦寬的“嫡系”,李玉民則是陳錦寬老對手,前任海軍元帥高仁杰的得意“弟子”,但是陳錦寬不是不知是非輕重,不明厲害得失的人,更不是將個人利益擺在帝國與海軍利益之前的人。
毫無疑問,這次江洪波唱不了主角。
至少在李玉民犯錯誤之前,江洪波只能在臺上當觀眾。
“元帥,我明白你的意思。”江洪波首先開口,在開始的會議上,他一直沒有發言。“抽調‘果敢’號,‘長江’號與‘太祖’號支援東洋艦隊的作戰行動,我沒有任何反對意見。我也知道,要想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三支艦隊必須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我更清楚,海軍利益與帝國利益高於一切。只是……”
“只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是不是?”
江洪波有點不情願的點了點頭,返回舟山的時候,他就有種不好的預感。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肯定在擔心基層官兵的反應。”陳錦寬揉了揉有點痠痛的太陽穴。“這個問題,我也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除此之外,指揮上的問題更加嚴重。按照我所瞭解的,南洋艦隊的指揮體系與東洋艦隊有所不同,如果混編作戰的話,難免會出現誤解命令的情況。‘馬羅基海戰’中,就是混編艦隊誤解了命令,結果導致數艘主力艦錯誤轉向,失去了獲勝的機會。我們不可能在同一個問題上犯兩次相同的錯誤,所以,這段時間我與衛延年也在考慮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江洪波微微點了點頭,作為“馬羅基海戰”的參與者,他很清楚當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