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第1/4 頁)
作效率應該與美國相差不大。戰爭爆後,帝國率先推行節約政策,並且鼓勵民眾節約糧食。打到最艱難的七十四年(年),帝國政府在秋收之前推行了糧食管制,用配額的方式來分配糧食,直到次年夏季大豐收,糧食有大量富裕之後,才結束了管制。另外,整個戰爭期間,帝國對外援助的糧食也不是很多,其幾個主要盟國的糧食產量都不是很低,不需要從帝國大量進口糧食。為了確保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帝國不但在招募兵員的時候注重城市與農村兵員的比例,政府還大舉財政赤字,甚至以借貸的方式繼續為農民提供糧食補貼。結果,到七十八年(46年)初,帝國國內的戰略糧食儲備總量不但沒有比戰前減少,反而突破了二億噸。戰後,這些糧食都成為了寶貴的財富!
從這一系列的對比中就能看出,帝國一直是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著戰爭,而美國卻是疲於應付,到最後甚至展到了窮兵黷武的境地。
其實,拋開一切政策與體制上的差別,就能看到帝國與美國的根本差別了。
簡單的說,二國主要差別就在民眾的覺悟與國家意識上。在戰爭面前,帝國百姓能夠以國家利益為本,為了祖國的勝利,心甘情願的犧牲個人利益。這種“為大家,棄小家”的思想早已透過帝國悠久的歷史,烙在了每一個帝國百姓的腦海之中。在幾乎所有帝國百姓看來,為了國家而做出犧牲,是最光榮的事情,也是最根本的職責。相反,美國沒有悠久的歷史,更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傳統,是一個由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組建的國家,其民眾的國家意識非常淡薄,也就不可能在非常時期從根本上表現出“為國犧牲”的崇高道德水準,從而難以在根本上約束個體行為。
用戰後一些學的話來說,如果美國在戰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就可以一鼓作氣,摧枯拉朽般的擊敗任何一個對手。但是,當美國處於逆境中的時候,卻很難抵擋住強大對手的進攻,更難以扭轉敗局。
相反,帝國能夠在有利的局面下擊敗任何一個對手,在遭遇逆境的時候,為了國家利益,也會有成千上萬的義士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民族利益,獻出自己的鮮血與生命,做到與國同存亡,與國同榮辱。
其實,這些都是表現,內在的,正是百姓對祖國,對民族的認同感。
當然,這些都已扯遠了。
美國爆糧食危機,大量民眾淪落為戰爭難民,已經暴露出了美國脆弱的一面,也證明美國即將戰敗。
也正是如此,蕭鼎昆才會讓帝國海軍向美國難民伸出援助之手。
不難想像,蕭鼎昆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迫使美國儘快投降,而是在為美國投降之後,進駐美國本土做準備。
可以說,不管美國以何種方式投降,只要帝隊進駐美國本土,並且想順利的佔領美國本土,就必須得到美國民眾的認同與支援。
由此來看,在此時施捨一點糧食,不但值得,還是千值萬值。
第十五卷 最後總攻 第三十四章 … 咎由自取
在白佑彬忙著救助難民的時候,第五輪停戰談判也到關鍵階段了。
經過反覆的“切磋與較量”,談判雙方就幾項比較棘手的,但是與美國自身沒有太大關係的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
比如,那些在美國的流亡政府的成員,特別是關鍵成員都應該交由其本國新政府。
之前,雙方就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好幾次,而且都以無法談攏而告終。
其實,美國維護他國流亡人員的根本目的不是想保護這些人,而是在為美國今後的出路做準備。
設想,如果美國交出了他國流亡人員,其在國際上的形象會是個什麼樣子?
至少,今後不會有任何人想方設法的流亡美國,更不會把美國當作避難的天堂了。
國際形象還是個次要問題,美國的聲譽也必然因此受到影響。
更嚴重的是,這將徹底毀滅美國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
當時,流亡到美國的他國人員非常之多,比如日本的流亡人員就超過了十五萬,且大部分都是政府與軍隊的流亡人員。如果按照帝國已經擬定的戰犯定罪條例,這些人幾乎都是戰犯,且為首的那幾十個,肯定都會被判死罪。如果將這些流亡人員交給日本現政府,其命運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另外,美國還接收了近七萬法國流亡人員,三萬英國流亡人員,五萬俄羅斯流亡人員,以及二萬西班牙流亡人員。這些人,之前要麼是所在國的高官,要麼就是軍隊裡的軍官,都算得上是“人物”。如果將他們全都交出來,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