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第1/4 頁)
)。
加拿大雖然國土廣袤,資源豐富,但是人口稀少,根本算不上大國。
澳大利亞隔著千山萬水,且在嚴密的戰略封鎖下,連自保都成問題。
也是說,真正還在堅持戰鬥的就只有美國。
以往,美國還有一點點幻想,認為只要守住了本土,將戰爭拖下去,不管帝國有多麼強大,只要帝國不願意承受攻打美國本土所帶來的慘重損失,就不會進攻美國本土。而隨著戰爭拖下去,帝國遲早有一天會承受不住戰爭的重壓,最終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從而使美國的根本國家利益得到保護。
現在,問題卻不這麼簡單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同盟國集團,隨著戰爭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小,並且逐漸集中到了美國周邊地區,帝國很有可能在戰爭結束之前就調整國家戰略,並且調整國際秩序,建立一套新的國際體制,從而結束大規的軍事行動,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
這樣一來,即便戰爭拖下去,也不會對帝國造成多大的影響,反而只能使美國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從而使美國爆發內亂,淪落為三流國家,甚至被肢解成多個國家。
這一點,從當時的帝國戰略調整上也能看出一點端倪。
在墨西哥向美國宣戰之後,蕭鼎昆沒有讓陸軍以墨西哥為基地進軍美國本土,而是要陸軍儘快穩住墨西哥地國內局勢,化解墨西哥政府與反政府力量直接的矛盾,甚至幫助墨西哥進行全民大選,建立新的民主政府。
海軍方面,蕭鼎昆的態度也很明確,不再繼續向美國內地推進。
也是說,蕭鼎昆已經全面放棄了攻佔整個美國的戰略計劃,準備透過其他方式來迫使美國投降,從而結束戰爭。
當時,蕭鼎昆的主要精力已經轉移到了戰後的國際秩序,以及國內矛盾上。
照此情形,即便美國拖上幾年不投降,在其海軍已經被徹底消滅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對帝國構成多大地威脅,最終只能使引爆美國的國內矛盾。如果看得再長遠一點,就能看出,蕭鼎昆正是希望利用美國的國內矛盾來擊敗美國。
按照當時情報部門提供的相關訊息,美國肯定堅持不到七十九年(47年)的夏天。
也是說,在美國國內下一次糧食大豐收之前,美國國內地糧食危機得不到根本解決。僅此一點,就足以徹底擊敗美國了。
由此可見,到此時,美國已無退路,投降是其最好的選擇,也是其唯一地選擇。
當然,局勢的變化確實很出任意料。
五月十七日,駐紐西蘭的美軍最高指揮官福斯特上將透過全球公共廣播頻道宣佈,由他統轄的美國軍隊正式向帝國投降。
同日,帝國就做出了回應,一方面歡迎福斯特上將的投降決定,另外一方面緊急向紐西蘭派遣了三個陸戰師的兵力,以接管美軍的防區,收容投降後的美國戰俘,並且向紐西蘭的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當時,迫使駐新美軍投降地關鍵原因是嚴重缺乏醫療設施與醫療藥品。
與澳洲大陸一樣,紐西蘭有著發達的農業,卻沒有發達的工業,甚至連基礎工業都不健全。
在遭到全面的戰略封鎖之後,紐西蘭在美國的軍事管制之下,生活物資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可是其他的重要物資卻極端匱乏,其中最稀缺的就是藥品。
在七十七年(45年)六月份(紐西蘭為初冬)的時候,紐西蘭就爆發了一場大流感。
雖然沒有辦法蒐集到確切的相關資料,但是據一些紐西蘭民間資料的記載,在這場大流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地紐西蘭人喪命。當時,很多村莊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居民。雖然大中型城市地情況要稍微好一點,但是在必須優先保證美國駐軍的醫療下,仍然有很多平民無法得到及時地醫療救助。
到七十八年(46年)初的時候,紐西蘭又爆發了一場大瘟疫。
據後來考證,應該是紐西蘭城鎮地基礎衛生設施長期得不到有效的修繕,結果導致公共衛生狀況急劇惡化,引發了霍亂。同樣因為沒有足夠的藥品與醫療機構,至少有上百萬紐西蘭人死於這場瘟疫。
到此,紐西蘭的情況已經非常惡劣了。
不但平民的生命得不到保證,就連美國駐軍官兵的生命也得不到保證。在大流感與瘟疫中,至少有數千名美軍官兵喪命。
隨著大批軍人死亡,美軍的鬥志與士氣急劇下降。
當時,就算帝國決定出兵攻打紐西蘭,恐怕也不會遇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