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境別紅塵。”
嗯,開頭就不錯。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林黛玉的詩,都是有這個特點的,遣詞用句特別的風流別致,十分的有靈氣。有一種“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靈巧。不過,既然是應制詩,還是要有頌聖的句子的,所以,用最後一句結住……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完成。
黛玉提筆一看,卻發現其他人,除了寶玉之外,就連最不擅長於此的李紈都寫完了。眾人一併交了上去,元春讓宮女一首首的唸了下來。黛玉便也在心底品評了一番,發現果然和記憶中的相同。
曠性怡情匾額迎春
園成景備特精奇,
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景,
游來寧不暢神思?
迎春的詩十分和她的性格呢,謙恭退讓的性格一覽無餘。她想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安靜生活的地方吧?
永珍爭輝匾額探春
名園築出勢巍巍,
奉命何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出,
果然萬物有光輝。
探春的詩也不算出彩,不過好歹在她們姐妹中還是拔尖的。在一眾的大家小姐中,也是很不錯的了。只是,未免純應制了,竟沒有顯出幾分她的性格來。
文采風流匾額李紈
秀水明山抱復回,
風流文采勝蓬萊。
綠裁歌扇迷芳草,
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
神仙何幸下瑤臺。
名園一自邀遊賞,
未許凡人到此來。
這首也是純應制了,中間兩聯都有硬湊起來的感覺,很有些生硬。
接下來,是寶釵的。
凝暉鍾瑞匾額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
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
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
孝化應隆遍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
自慚何敢再為辭?
原本,黛玉就是知道的。但是現在,看著默默站在一邊的寶釵,發現果然,身處此情此景,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寶釵在那裡端莊的站著,沉默而大方。卻能從她的詩中,看到她對權貴的追求。
明明是那麼好的文才,辭、典的運用都是渾然天成,精彩出眾。然而……
一首七律,字字奉承,句句頌聖。
尤其是……“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誰能看不出,元春的詩才只是平平呢?但這一句話……明顯口不對心的奉承……
不知為何,黛玉覺得,寶釵真的是,相當的悲哀的一個人。掩藏真性情,只為了“上青雲”。其他的姐妹,縱使日後壽命不如她,尊貴不如她,卻至少都比她活得,自在許多。
評完了這邊的詩,寶玉那邊一人獨做四首,卻還是沒有完成。眾姐妹退了下來,黛玉因為之前的事一直關注著寶釵,但寶釵卻是泰然自若的,她見其他姐妹都在說話,便走到了寶玉的身邊,指點了他一番,話語中還是帶著讓寶玉去考取功名的意思。不過,她也委實是學識淵博就是了。
一句“只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在這個晚上,目睹了省親中元春的地位威嚴,看到了別院的富貴風流之後,寶釵的羨慕之意,已經再難掩飾了。至於元春的忍耐悲苦,此時又有幾人放在心上?
這時,鴛鴦再次走了過來,讓黛玉也幫幫寶玉。看寶玉那滿頭大汗的樣子,又看著時間已經夠久了,黛玉想想,也沒有拒絕,替寶玉拿下了那首“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寫下了這三句,雖然黛玉能夠看見寫下這首詩的原本的那個黛玉的才情才思,那精妙的對句,卻也無心多加讚賞了。只是,照例寫下最後的一句頌聖句的時候,她卻不免一愣。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看來頌聖的句子,她卻分明感到了其他的意思。
雖然尚未親眼見到,但是她也能想到。
在一個花團錦簇的大觀園中,出現了個農家景象的莊園,前不著山,後不著店,不管是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