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做個議郎,入東觀,補續《漢紀》……”
議郎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全聽詔令的指派,這是個清貴的職位。
“侯爺寬仁,這回可便宜張伯潤了,不過,張伯潤要入東觀抄書的事……”
張讓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張大木,張大木心裡捏了把汗,暗道自己是不是說多了。水至清則無魚,手底下這些人的一點小心眼,張讓一清二楚,並不計較。
“此事問題不大,卻不是那麼好辦的。既然想要抄錄的,只是一般圖籍,那陛下就不會放在心上,但東觀地處南宮之內,閒雜人等肯定不能進去,關鍵嘛,就看張伯潤肯出多少錢了……”
東觀是大漢國皇宮中貯藏檔案、典籍和從事校書、著述的處所。位於洛陽南宮。大漢國曆代皇帝都十分重視東觀所藏典籍、檔案的校閱和整理。東觀也就建築的高大華麗,最上層有高閣十二間,四周殿閣相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後,東觀成為宮廷收藏圖籍檔案及修撰史書的主要處所,所藏圖書典籍達六千餘車。不過,靈帝連三公九卿都能明碼標價,抄個書就更不是問題了,只要張涵出的錢多,別去動那些地圖和戶籍(那是圖謀不軌,想造反了),靈帝肯定不會反對。
【做人要厚道,看書要砸票】
第三章 東觀'下'
張涵抄書的想法由來已久。雒陽人死光了,可以再生;雒陽城燒燬了,可以再建;而東觀那些藏書許多都是孤本密藏,焚燬了,就再也沒有了。
然而,這事也不是那麼好辦的。關鍵所在,與張讓說的一樣,就是個“錢”字。張昭對抄書沒意見,准許張涵動用家中的人手,還提供了一大筆錢。然而,這個答辯也是相對而言。一千萬錢是不少,足夠從三公里挑一個買了。可是上下打點,再賄賂靈帝就不太寬裕了,人手是有了,但這些人總要吃飯穿衣,抄書總需要筆墨,還有其他林林種種的開支,就得張涵自己出錢了。張涵這兩年沒少掙錢,張昭知道他手裡很有幾個,張涵想叫窮都不行。
靈帝是個中等身材的年輕人,二十出頭的年紀,臉色厚厚塗了層粉,白的象面牆,看不清臉色,但眼圈發黑,眼中無神,聲音中氣不足,顯然夜生活比較豐富多彩。
本來,授予議郎這樣六百石的小官,又是很平常的新官上任,張涵只要到西園交納兩百萬錢的費用即可,靈帝是不必親自出馬的。但是,事情關係到另一筆買賣,靈帝一時興起,便在西園勉為其難地準備了一個簡單的儀式。
事前已經談好了價錢,張涵行禮如儀,靈帝溫言勉勵了兩句,張涵獻上一千萬,事情就算辦完了。
不過,張大木卻告訴他,以後要小心了。在觀禮的時候,張涵意氣風發,英姿勃勃,靈帝忽然覺得自己的皇室圖書借閱證賣賤了,忍不住惋惜地對張讓說,“可惜了,聽說張氏挺有錢的,應該賣他一千萬錢!”——意思說,這回少賣了兩百萬錢。
張讓一聽,趕緊說,“他能出一千萬,已經很不錯了。按照他的職位,就算是不花錢,也能借閱一部分圖籍,幸虧他不知道這事,要不然,怎麼會出錢來買?陛下你不知道我從中做了多少工作!”
這都是酒後的閒話了,張涵聽了只覺哭笑不得。靈帝這位大漢家族企業董事長,對企業的境況漠不關心,卻只顧著收取回扣,還真是有性格。
“嗯,不錯,這裡要挖條溝,溝要曲折些,再種上水生植物……”
張同和新買下的莊子很合張涵的心意,出了西陽門,往北走上四里路,莊子就在陽渠邊上。正好利用渠水,建座造紙作坊,抄寫東觀的大量書籍,需要消耗大批的紙墨,都花去買,張涵可支付不起。
張同和已經說了,買莊子的錢就算了,以後莊裡的開銷,就要張涵自己解決了。拿著張昭老太爺的書信,張同和擺出一幅‘我也不想’的樣子,張涵也沒法怪他——張同和從酒樓裡拿了莊子錢,已經是給他面子了。手裡沒錢,辦起事來,張涵只能精打細算。
平整土地、修繕道路、建築房舍,張涵一有時間就泡在陽陰莊裡,自然就與外界少了往來。盧植帶著他參加了幾次宴會,每次張涵都帶著張超同去,順便結識了一些知名人士。張涵奉行低調原則,並沒有與這些人過多交往。在雒陽,張涵只是個過客,混個臉熟就可以了,他只想把事情辦完,趕緊走人。在張涵看來,雒陽的名士、大人們多面帶死兆,不必多費心思。不如讓張超多認識些兒人,以後雒陽這裡上下打點,就全靠他了。
“陽陰莊,陽陰莊,十七,這是誰起的名字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