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地步,曹操就沒法說下去了。兩人又閒聊了好一會兒,氣氛漸漸融洽了起來,話題很自然便轉到了討伐董卓的戰事上。果酒入口和緩,兩人都喝了大量的酒。曹操後來就喝的有點多了,他展望過去,暢想未來,希望能勸說張涵迴歸正途……
張涵對此呲之以鼻,關東的‘群雄’是運氣好,若是董卓有皇甫嵩那兩下子,早把你們打敗了——他也沒少喝。說到最後,張涵揮舞著手臂斷言,討董不會有結果,並大言不慚的宣稱:
“劉氏的江山完啦!”
“放屁!”曹操勃然大怒,“天下自有忠義之士!”
“忠義之士,”張涵笑道:“就是你嘍?”
“是我怎樣?”曹操瞪大了眼睛,怒目而視,他一拍胸膛,“我曹某人算不得忠義之士嗎?”
“曹孟德,你忠心耿耿,奮力廝殺,又能如何?你的力量太小了,”張涵伸出了大拇指,覺得多點兒,便換成了尾指,還是覺得多,就用另一隻手握住,只露出個手指尖,“曹孟德,你的力量就這麼大,微不足道……”
悶哼一聲,曹操大恨,“我曹操這輩子不會總這樣的!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你們這些亂臣賊子都掃平了……”
“哈哈哈哈哈……”張涵指著曹操大笑不止,笑的眼淚都出來了,笑的把石桌拍得直響。
“怎麼?我做不到麼?”
曹操怒吼了一聲。
張涵笑了半晌,才停下來,嘆息道:
“做到如何?做不到如何?
做不到,便是別人取而代之;做到了,就是你取而代之。”
“放屁!”曹操激怒之下,跳了起來。
“孟德,你不是一個人!”
張涵並不生氣,忠誠的人總比叛徒讓人尊重。他用嘆息的語氣重複著,“孟德,你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
這話是戲志才前兩日對張涵說的,張涵明白他的意思。
政治鬥爭不是一個人的鬥爭,它從來就是許多人的勢力之爭。說破了,一點也不希奇。就拿若若的父親梁成方來說,他原來是張何的書童,現在是張何手下的大管家。假如以張何為主,毫無疑問,梁成方必會成為一方重臣,日後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以張涵為主,他往後就是個管家而已。當然,有若若的關係在,梁成方依然富貴可期。但是,換成其他人,又會是持何種態度,這是不說自明的。
三人成虎,任何一點矛盾都會被人為地放大千百倍,除非真能做到親密無間,否則的話,事情多半會向壞的一面發展。可就算日日待在一起,能夠親密無間的,又有幾人。況且,像張涵這樣的家庭,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是基本要求,天各一方聚少離多,則是常有的情形。時間一久,父子相疑,手足相殘,便都不是什麼希奇事了。
就泰山郡一事。如今互相攻伐還沒有公開化,魯國幾個月時間內尚可以各方配合,暫時維持,然而拖久了,為了應變,就必須有人發號施令,形成一整套班子。到時候,青州一套班子,魯國一套班子,再加上琅邪一套班子,進一步榮華富貴,退一步營營役役,問題就多了去——張涵勢力再大,張何也是他父親,名義上就不佔優勢。張氏控制了一州三郡國,形勢一片大好,也就更容易發生爭權奪利的事。
從整合資源、統一號令、長治久安、增加縱深等各個角度講,張涵攻取泰山郡都是勢在必行——戲志才說的就是這個。
張涵對曹操說的,自然不是同樣的意思。然而,意思不同,道理是一致的。接下來是一場殘酷的權力競賽,勝利者得到一切,失敗合族具滅。曹操沒有選擇餘地。他不稱王稱帝,他的部下就會拋棄他,但有選擇,誰也不會願意為一家肯定破產、註定失敗的勢力效力。
除非討董一戰大勝特勝,能夠解救出皇帝來,各方勢力牽制下,漢室還可以維持下去——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到目前為止,參與討董的各懷異志,都在儲存實力。盟軍主力袁紹部屯兵河內,另一部屯兵酸棗,距離董軍都有百里之遙,發生的戰鬥屈指可數。顯而易見,這些人並不是真心想營救皇帝,指望他們,不亞於緣木求魚。
這些話不必細表,有些事情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意去想。張涵一點,曹操就明白。明白了以後,曹操也不搖晃了,頓時就呆坐在那裡。
“孟德,來幫我吧!我若富貴,必於君共享之……”
張涵滿臉通紅,雙目炯炯有神,熱切地望著曹操,哪裡有半點醉意。曹操卻醉眼朦朧,只見他晃了晃,“噗通”一聲從凳子上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