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4 頁)
恐怕就會徑直取了兗州,再圖謀冀州。冀州東靠渤海,西臨太行山,北是燕山,三面都是險要之地,易守難攻。真不愧是天下一角,袁紹對它凱覦已久了。當然,這些只能是在私下想想了,真要有糧草,何必取兗州,他就直接去奪取冀州了。
袁紹借道陳留郡,分兵三路,徑取穎川郡、陳國和梁國。曹操率著幾千兵馬,被分在東路,配合著高幹進攻梁國,去取淮陽,袁紹想回老家,袁術卻大為不滿。南陽盆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個好地方。南陽向北是司隸,大戰經年下來,既沒有油水,董卓也不好打;向南是荊州,也是富裕之地,可惜被劉表搶先下手了,劉表佔了襄陽,也只有慢慢來;向西是巴蜀之地,可惜地勢險要,短期內是不要想了;只有東北的豫州易得,袁術早早便把孫堅表為豫州刺史,豈肯讓袁紹盤踞於此。於是乎,自是一場大戰便拉開了帷幕。
袁紹兵多將廣,戰無不勝,很快便奪得了梁陳二國,並進軍汝南和沛國。袁氏在汝南聲名久著,袁紹地名勝可遠強於袁術;曹操在沛國也是久負盛名,一路行軍如入無人之境,勢如破竹。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袁紹竟掩有大半個豫州。但是,西路軍在穎川卻遇到了敵手——孫堅正屯兵於此。袁軍廝殺竟月,也未能取勝,反而被孫堅連敗兩次,斬首逾千。
不過,豫州本就富饒,人口眾多,黃巾雖重創了豫洲,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原來的底子還在。袁紹在此村踞有陳、梁、沛三國,並佔領了大半汝南郡,袁氏和曹氏在豫州根深蒂固,形勢與原來地窘境相比,已經大有改觀了。而袁術也擁兵數萬,又大肆徵兵,也未可輕辱。看來,袁氏兄弟之間,還是要有一番龍爭虎鬥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如今賊臣作亂,朝廷遷移。為了興復漢室,我需要有人相助。
當初,周文王沒有姜尚,漢高祖沒有留侯,都不能成就大事。我希望能與你戮力同心,共安社稷,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