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這一下,堂裡連呼吸聲都沒有了。人人臉色大變,腦海裡都盤算著一件事,不知道一會兒是否會有一顆人頭送上來……
張涵手捻鬍鬚,微微一笑,很有風度,五人卻從只中看出了殺機:
“呵呵,不知道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眼看這是要人人過關,矇混不過去的,北海相吳林反映最快:
“大人高瞻遠矚,遠見卓識,一切全憑大人吩咐。”
這話說地漂亮,堂中立刻一片附和之聲。張涵冷哼一聲,並不滿意:
“大漢危難之時,豈能容得下碌碌無為之人……”
這是個嚴厲的威脅,平時可能也就是罷官了事,五人這時卻都感受到了凜凜殺氣。做了初一,就不怕十五,幾人互相看了幾眼,還是濟南相無恥些兒,率先離開。
“董太尉匡扶漢室……”
轉眼間,阿諛奉承之聲就響成一片。吳林反映快,卻沒能隨上這個大流,他猶豫了一會兒,也沒法張開這個嘴,董卓居心叵測,妄行廢立之事,實是天下大害,大漢四百年江山,大漢四百年江山……張涵已經在看他了,森冷的目光透徹心脾,吳林嘴巴翕張了兩下,從喉嚨裡擠出來幾個字:
“董太尉,董太尉……”
吳林臉色漲的通紅,大聲喘息著,說不下去了,他害怕的雙腿都在發抖,可還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憋了半晌,他怒吼一聲:
“董賊禍亂朝綱,欺君枉上……”
怒吼是吳林自己的想象,他的聲音顫抖的如風中的火苗,半點氣勢也沒有,令他自己都感到羞愧。不過,這就夠驚人的了。吳林為人圓滑,頗愛趨炎附勢,談不上怯懦,卻也比較軟弱,少與人有爭執,想不到……
吳林不知道自己會說出如此話來,恨不能打自己幾耳光,要不,能昏過去也好,然而,他抖作一團,連身前矮案都被他帶動,發出輕輕的噠噠聲,卻清醒的很。
“來人!”是張涵那平淡的聲音。
“不用!我自己能走!”
吳林心知不免,掙扎著站了起來,但他害怕死了,走了沒兩步,就腿上一軟。栽倒在地,只聽得身後一片鬨堂大笑,樂安相還幸災樂禍地說了句:
“何必呢?害怕成這個樣子?”
一陣腳步身傳來,吳林扭頭一看,竟是張涵!也不知是哪裡來地力氣,吳林一翻身坐了起來,戳指大罵:
“張涵!你這狗賊不得好死!”
吳林的聲音平靜了許多,也依然沒什麼氣勢。張涵也不生氣,和煦地笑道:“放心!文山,我的命長著呢!”
張涵的話又引起幾聲拍馬的笑聲,隨即笑聲嘎然而止,如同被利刃切斷,張涵竟躬身向吳林做了個大揖。“文山,冒然相戲,得罪之處,還請文山見諒!”
一轉身,張涵臉色立時就變了,他厲聲斷喝道:
“來人!給我把這四個黨附董卓的奸賊拿下!”
“啊?大人冤枉啊……我是虛與蛇委,不,我是虛張聲勢……”
局面急轉直下,別說吳林看不明白,在座的沒有誰是明白的。唯有濟南相立刻改口,不過晚了。吳林看完了開頭。卻沒看到結尾,大驚大喜之下。他暈過去了。
張涵地名聲,確實談不上好,但他安頓流民,鎮撫青州,天下俱亂而青州不亂,也是有相當聲名的。當然,張涵的名聲比較複雜,有說好的。也有說壞的,總體而言。也還過得去。之前種種,張涵還可以推脫為時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今後欲成大事,名聲便要愛惜了。
因此,張涵斷然就不會支援董卓。不過,要徹底控制青州,裁員勢在必行,張涵總要有個藉口,於是便有了上面這一齣戲。
隨後,濟南相、樂安相、平原太守和齊國相被就地免職,張涵闢北海相吳林為長史,使華 相齊國,韓子文守東萊,王冶相北海國,許陵相樂安國,孫和相濟南國,岑濤守平原,項奉任簿曹從事,張超任兵曹從事。
別駕甄子然在去年生了一場大病,雖有華佗救命,也需要較長時間靜養,張涵使他轉為安平從事,不領實職,安心休養。張涵本來準備闢東萊太守王羅為別駕,但王羅拒絕了,張涵就把戲志才任為別駕。
當然,張涵連東萊太守都備好了,斷不會容忍王羅在此逗留。張涵便把各守相的親兵,外加整軍中淘汰下來地——不是戰術不合格,而是紀律不好的,或者不肯從命的,張涵給王羅雜七雜八湊了三千兵丁。這些兵丁泰半是各守相的私兵,張涵也不管那麼多,強討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