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頁)
時候。
加上其它雜七雜八地各項事務,也有數十萬奴隸在做,張涵手中的官奴足有百多萬眾。這些官奴除了戰俘和罪犯外,其餘十有八九皆來自海外。
前前後後,船隊從倭島販賣回來地奴隸不下三十萬,由於倭人性情溫順,易於管理,在民間也是很受歡迎,倭人奴隸的價格始終高居不下。有利潤的地方,自有人會去經營,倭僕被官方壟斷了。船隊便轉而販賣倭婢。與三韓婢一樣,倭婢也受到好評。不過,三韓婢通常是高階貨,會被當成侍女之類地,倭婢往往就等而下之,被當作僕婦了。
據說,流入的倭婢數量不比倭僕少多少。把戰亂死亡者也計算在內。倭島人口短短數年間便消失了上百萬眾。倭女王遣使朝貢,要求大齊主持公道。張涵選擇性失明。群臣也視而不見。倭女王心急如焚,倭使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接見倭使難米升當然不是什麼賞心樂事,張涵能不見便不見了。
其實,來自漲海的奴隸也不少。但是,這些人裡總是很懶散,不肯老老實實幹活。必須嚴加看管,並採取一些強制措施,卻遠不如倭人受歡迎了。
漲海位於熱帶,物產豐富,沒有凍餓之憂。那裡西米樹野生於森林中。居民需要時便去砍‘麵包’。運氣好的話,砍一棵就可以讓一成年男子吃上一年;運氣不好,也不過是砍兩棵罷了。天然供應如此富足,以至於人幾乎可以不勞動;伸手就可以取得糧食。故而,居民便非常懶惰。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了印度人,那是天下第一等的懶漢。懶惰已成為一種天性,深深銘刻在他們的骨頭裡。後世地英國殖民者,號稱石頭裡能夠榨出油來。可他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從印度人身上獲取利益。都無一倒外遭遇了失敗。辛辛苦苦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只得罷休了。懶惰的天性保護了人身自由,這也算是天下一絕了。
從本質上說,西方文明是建立在人性本惡基礎上的,而在華夏信奉人性本喜的儒家取得了勝利。換言之,西方文明是一種掠奪他人式的文明。而華夏文明則是自給自足的建設式文明。
華夏的擴張是文化先行。周邊地區都已認同了華夏文明後,擴張往往水到渠成,整個民族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很少遭遇到強烈地抵抗。
屠殺當然也是有的。然而,那種刻意而為的種族屠殺 西方歷史上比比皆是 華夏從來沒有做過。就是因為這樣。朝鮮人強烈抵抗,歷經華夏多次征討,也始終保持了獨立。
不然的話,彈丸之地、寥寥幾個毛人,難道殺不光他們?!
坦率地說,華夏文明以道德為核心,在這方面,肯定是要優於西方文明的。但是,強者為尊,前生張涵生活在一個西方地世界裡,西方的文明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跡。而正如劣幣驅逐良幣一樣,不勞而獲也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掠奪永遠比建設來的容易。考慮到這一點,選擇也就不難做出了。張涵自然而然便借鑑了掠奪式的發展道路。
話說回來,張涵也只能借鑑而已。這種思想上的深刻不同,使得純西式的文明很難在華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一士大夫肯定會群起抵制。即使像張涵一樣,培養出大批忠誠於他自己的部曲,並以之奪取天下,也只能做些小小地變革。
不說了,話扯遠了。
除了倭人奴隸、漲海奴隸、戰俘奴隸,還有大秦等遠來的奴隸外,其餘充作官奴的,就是囚徒了。張涵對法律卻極為重視。凡是有違反律令者,倒不寬恕。當然,也沒有過於嚴奇的懲罰,通常不是被罰做勞役,便是被流放到邊疆地區。只有少數殺人、強姦等窮兇極惡的重案犯方會被處死。
一件是關於裁軍的;
隨著大齊地統一,緊急徵召的軍隊已經重新解散了。但是,由於大齊執行的義務兵役制,使得大齊的總兵力接近一百五十萬。這麼龐大地軍隊給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每年地軍費開支都在150萬萬以上(不計糧草)。目前西北戰事不停,北方時戰時和,僅此兩處用兵之地,實在是不需要如此多的軍力。因此,戶部希望能裁減部分軍隊。
從財政和政治考慮,這個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然張涵考慮的,則更多一些。
此時此刻,西北戰事未歇,北方又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隨時都可能用兵,裁軍肯定不能裁減這些地方的軍隊。這樣一來,很容易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於穩定不利。再說。張涵強遷天下望族入河北,反對者甚眾。手裡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張涵只怕連覺都睡不踏實。猶豫再三,張涵擱置了裁軍一事。
不過,他針對義務兵,也進行了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