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有司曰:‘迨其未畢濟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人於險。吾雖亡國之餘,寡人不忍行也。’既濟未畢陳,有司復曰:‘請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陳,然後擊之,宋師大敗。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以為文王之戰亦不過此。”季札,吳王壽夢之少子也,封於延陵。昆弟四人,札最少而賢。壽夢卒,諸兄欲立之,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泓音烏萌反。
注'一二'摭,拾也。鄭僑,鄭大夫公孫僑也。溱﹑洧,鄭二水名。鄭詩曰:“溱與洧瀏其清矣。”晏嬰,齊大夫晏平仲也。爾雅曰:“水出其左曰營丘。”齊有營丘。周衰政亂,子產﹑晏嬰皆有賢行輔其君也。事見左傳﹑國語。
注'一三'曀曀,陰晦貌也。詩曰:“曀曀其陰。”楚詞曰:“回朕車以復路,及行迷之未遠。”
注'一四'四馬曰駟。虯,龍之無角者也。楚詞曰:“駟玉虯以乘翳兮。”爾雅曰:
“馬高八尺為龍。”司馬相如曰:“駟蒼螭兮六素虯。”相佯猶逍遙也。伯夷,孤竹君之子,周武王時義士,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楊雄反騷曰:“將折中乎重華。”列仙傳曰:“務光者,夏時人也。殷湯伐桀,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至殷武丁時,武丁欲以為相,光不從,遂投於梁山。”衍退不仕,與務光辭相侔,事相得,故曰愈明﹑愈猶益也。
注'一五'莊子曰:“伯成子高,唐虞時為諸侯,至禹為天子,乃去而耕。禹往見之,曰:‘堯理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子去而耕,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堯理天下,至公無私,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畏。今子賞而不勸,罰而不威,德自此衰,刑自此作。夫子盍行,無留吾事。’耕而不顧。”□,誠也。真人即謂子高。躊躇猶蹢□也。東觀記*(曰)*“高”字作“喬”,謂仙人王子喬也,義亦通。
注'一六'斟愖猶彁疑也。澹,定也。俟,待也。容與猶從容也。莊子曰:“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天地之閒,吾何以天下為哉?’遂入深山,莫知所終。’許由字武仲。堯時高士,隱居箕山。堯以天下讓由,由不受,惡聞其言,遂洗耳於潁水。負黍,亭名,在洛州陽城縣西南,許由墓在其南。秣謂食馬以粟。字林曰:“滸,水涯也。”愖音市林反,或作“堪”字。
覽天地之幽奧兮,統萬物之維綱;究陰陽之變化兮,昭五德之精光。'一'躍青龍於滄海兮,豢白虎於金山;鑿巖石而為室兮,託高陽以養仙,神雀翔於鴻崖兮,玄武潛於嬰冥;伏朱樓而四望兮,採三秀之華英。'二'纂前修之誇節兮,曜往昔之光勳;披綺季之麗服兮,揚屈原之靈芬。'三'高吾冠之岌岌兮,長吾佩之洋洋;飲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四'
注'一'自此以下,既反故宇,乃欲尋覽天地,究極陰陽。幽奧謂深邃也。維綱猶宗指也。五德,五行之德也。施之於物,則為金﹑木﹑水﹑火﹑土;施之於人,則為仁﹑義﹑禮﹑智﹑信也。
注'二'天有二十八宿,成龍虎龜鳳之形。在地為四靈,東方為青龍,西方為白虎,南方為朱雀,北方為龜蛇。豢,養也。金山,西方之精也。神雀謂鳳也。
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嬰冥猶晦昧,所謂幽都也。衍既反故宇,欲鑿巖石為室,託高明之處以養神仙,又假言龍虎之疇在於四面,為其威援也。前書曰:“仙人好樓居。”故云伏朱樓而四望也。楚詞曰:
“採三秀于山閒。”王逸曰:“謂芝草也。”東觀記及衍集“秀”字作“奇”,“英”字作“靈”。*(次)**'按'*下雲“食五芝之茂英”,此若是“芝”,不宜重說,但不知三奇是何草也。範改“奇”為“秀”,恐失之矣。
注'三'纂,繼也。前修猶前賢也。誇,大也。楚詞曰:“搴吾法夫前修。”又曰:
“紛獨有此誇節。”往昔光勳謂衍之先人有功勞於前代,去疾、子明之類也。
己今繼往賢之高節,所以光曜也。綺季,四皓之一也。前書曰,四皓隨太子入侍,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楚漢春秋曰“四人冠韋冠,佩銀環,衣服甚鮮”,故言麗服也。楚詞曰:“畦留夷與揭車,雜杜衡與芬芷。”屈原皆喻身有令德,故衍欲揚其靈芬也。
注'四'岌岌,高貌。洋洋,美也。楚詞曰:“高餘冠之岌岌,長吾佩之陸離。”
王逸注云:“傷己懷德不用,故高冠長佩,尊其威儀,整斯服飾,以異於觽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