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4/4 頁)
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神器有命,不可虛獲。
上天垂戒,欲悟陛下,令就臣位,轉禍為福。'五'劉氏享天永命,陛下順節盛衰,'六'取之以天,還之以天,可謂知命矣。若不早圖,是不免於竊位也。'七'
且堯舜不以天顯自與,故禪天下,'八'陛下何貪非天顯以自累也?天為陛下嚴父,臣為陛下孝子。父教不可廢,子諫不可拒,惟陛下留神。”莽大怒,即收系詔獄,劾以大逆。猶以惲據經讖,難即害之,使黃門近臣脅惲,令自告狂病恍忽,不覺所言。惲乃瞋目詈曰:“所陳皆天文聖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須冬,會赦得出,乃與同郡鄭敬南遁蒼梧。'九'
注'一'機衡,北斗也。
注'二'前書志曰:“太極元氣,合三為一。”謂三才未分,包而為一*'也'*。甄*(也)*者,陶人旋轉之輪也。言天地造化品物,如陶匠之成觽品者也。
注'三'表,明也;紀,年也。言天豫設圖錄之書,顯明帝王之年代也。
注'四'言孔丘作緯,著歷運之期,為漢家之制。漢火德尚赤,故云為赤制,即春秋感精符雲“墨、孔生為赤制”是也。
注'五'上天垂戒,謂鎮、歲、熒惑並在漢分也。
注'六'享,受也。永,長也。漢家受天長命,運祚未絕,勸莽當順其時之盛衰,衰則取之,盛則還之。
注'七'竊,盜也。孔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歟?”
注'八'堯舜盛德,天之所顯,猶不自與,以位禪人。言堯之禪舜,舜禪於禹也。
注'九'遁,隱也。蒼梧,山名也。山海經曰,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川,其中有九疑山焉,舜之所葬也。在今永州唐興縣東南。
建武三年,又至廬江,因遇積弩將軍傅俊東徇揚州。俊素聞惲名,乃禮請之,上為將兵長史,授以軍政。惲乃誓觽曰:“無掩人不備,窮人於□,不得斷人支體,祼人形骸,放淫婦女。”俊軍士猶發頉陳屍,掠奪百姓。惲諫俊曰:“昔文王不忍露白骨,'一'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二'故能獲天地之應,克商如林之旅。'三'將軍如何不師法文王,而犯逆天地之禁,多傷人害物,虐及枯屍,取罪神明?今不謝天改政,無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