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4 頁)
乎陛下。'一一'聖功美業,靡以尚茲。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一二'臣願陛下登高北望,以甘陵之思,揆度臣子之心,則海內鹹得其所。”'一三'宦豎不便之,竟寢忠奏而從諷﹑布議,遂著於令。
注'一'“祝”或作“祋”。
注'二'約,儉也。孝文帝崩,遺詔薄葬,以日易月,凡三十六日釋服,後以為故事。
注'三'前書音義曰:“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兇曰寧。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吏二千石有予告﹑賜告。予告,在官有功,法所當得也。賜告,病三月當免,天子優賜其告,使帶印綬,將官屬歸家養疾也。”
注'四'自此已上至“臣有大喪”,並公羊傳之文也。閔子騫,孔子弟子也,遭喪,君使之從軍,騫乃要絰而服,以從軍役,事了退家,致位喪次,極盡私恩。故君使之雖非,臣從君命有禮也。
注'五'小雅蓼莪之詩也。蓼蓼,長大我病]��芤病Q孕⒆佑撬跡�行牟瘓��皇遁�埽�笠暈�鏌病F涫�唬骸稗まふ咻��溯�凜鎩0ОЦ改福��役糾汀�
瓶之罄矣,惟罍之恥。”注云:“瓶小而罍大也。罄,盡也。瓶小而盡,罍大而盈。言為罍恥者,刺幽王不使富分貧,觽恤寡也。”
注'六'論語曾子曰:“吾聞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注'七'文帝二年,詔曰“農,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也。
注'八'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廉。
注'九'元帝﹑成帝時,匡衡﹑韋玄成定迭毀郊祀之禮也。
注'一0'三雍,明堂﹑辟雍﹑靈臺也。雍,和也。解具明紀也。
注'一一'謂安帝詔大臣得行三年喪也。
注'一二'言敬吾老亦敬人之老,愛吾幼亦愛人之幼,有敬愛之心,則天下歸順之也。運掌言易也。
注'一三'甘陵,安帝母陵。陵在清河,故言北望也。
忠以久次,轉為僕射。時帝數遣黃門常侍及中使伯榮往來甘陵,'一'而伯榮負寵驕蹇,所經郡國莫不迎為禮謁。又霖雨積時,河水湧溢,百姓騷動。忠上疏曰:“臣聞位非其人,則庶事不□;庶事不□,則政有得失;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