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作品,在店內做永久性的陳列。
此外,路易威登特地製作兩個超大的招牌旅行箱,架在旗艦店的大樓外面,賺足了過往行人的眼球。這包一放,就是一年有餘,期間還曾變化過包的款式和顏色,總是給人不經意的驚喜。
在箱包腳下綿綿不絕的排隊人群更是壯觀。據稱,LV的這個店面每天有3千到5千人前來參觀,是位列埃菲爾鐵塔和巴黎聖母院之後巴黎最有人氣的“旅遊勝地”。
視覺上的衝擊是LV包樓的“絕招”。香榭麗舍大街作為一條商業街,大街上的法式建築,一過轉角突然見到巨型的LV大包,視覺上必然會有很大的刺激。不論是否喜歡這個奢侈品牌,誰都會忍不住,想要走近摸一摸,看個究竟。
案例五 限量話題的口碑新聞話題
曾經號稱“只講經典不談潮流”的LV,在近十年,LV倒也懂得了利用“限量”來吸引更多的收藏家。LV的第一款限量包出現在1996年,為慶祝Monogram系列一百週年紀念,LV邀請了七位時尚設計師設計限量款式,在全球掀起瘋狂的收集熱潮。
近年來,最值得一提的限量款式莫過於2007年在巴黎舉辦的LV包春夏發表會展覽的一款Tribute Patchwork概念包。它由15個LV包拼貼而成,再用鱷魚皮與稀有鳥類的羽毛裝飾,一個要價4200美元,相當於30多萬元人民幣,比某些型號的賓士汽車還貴。這不僅沒有嚇退人們,反而更讓人想要擁有。因為一年過去後,這款包據估算已經能賣到了8萬美元,一年升值量,就好像雲霄飛車。
LV的限量不僅針對於有錢的收藏愛好者,對於夢想擁有一個LV的平凡人,LV也不放過。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LV總店購買皮包,每人憑護照都只能買三個。很多人正是因為得知限量後,紛紛前往排隊購買。連商家都那麼精貴這些東西,自然應該擁有一個。
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之所以奢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的稀缺性:少,生產的少,買得起的人少,能經常買的人更少。“限量”正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在傳播上,他是一個不會讓人疲倦的話題,由於“限量”,所以珍貴,而過上幾年,拍賣也好,升值也好,有了話題的引申,就不會讓人忘記這些產品。不僅如此,他給消費者心理上的暗示,這些商品是難得的,不買是可惜的。
案例六 政治人物廣告引發的新聞話題
LV幾乎是不做廣告的。但只要做廣告,就一定是大手筆。
2007年,LV邀請了前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拍攝廣告。十年前戈爾巴喬夫已經在廣告界“試水”,為必勝客拍攝了一支電視廣告。除了前蘇聯領導人出演LV廣告以外,廣告背景居然還選在了他的“傷心地”——柏林牆。
“陰暗的天空、破敗的柏林牆、黑色的老式轎車,還有一個過時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俄羅斯的多家媒體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的廣告片。
廣告中,戈爾巴喬夫身著西服和大衣,坐在老式黑色汽車的後排,握著車門把手,神情木訥、動作僵硬。在他的身旁放著一個路易威登的行李包。透過車窗,他看到的是破敗的柏林牆——美國總統里根曾經要求他拆除的柏林牆。
這組廣告就作為2007年路易威登集團秋冬季推廣活動的一部分,陸續出現在各大時尚和財經類的報刊雜誌上。
最為典型的新聞媒體報道,就如俄羅斯的《青年參考》報評價的,“由戈爾巴喬夫擔任模特拍攝的這組照片,本身存在巨大的反差:一位過時的政治人物,在一個過時的環境裡,居然使用絕對時尚的品牌旅行包。剎那間,路易威登的光芒讓戈爾巴喬夫的形象顯得更為黯淡,但也絕對吸引眼球。”
讓戈爾巴喬夫現身時尚廣告,LV的算盤打得也著實精妙,一方面,作為一個本身有著很大爭議和故事性的政治人物,很容易在社會上產生“眼球效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奢侈品行業在地緣政治上的大轉變:俄羅斯的富人和潛在的巨大消費能力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富有的俄羅斯人正在西進,他們的花銷佔據奢侈品大蛋糕中的很大一塊。
話題七:借名人的新聞話題傳播
時裝是各大時尚典禮的紅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配以時裝的手袋同樣受人關注。於是,LV頻頻隨著明星的露臉而出鏡,被競相拍攝和追捧。
英國著名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的夫人維多利亞絕對是時尚界的“達人”,生了孩子也不走樣的身材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