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平原上,莫瑞德遇見依然忠誠的同伴,大多是水手,自英拉德率領船艦前來協助,於是莫瑞德轉身戰鬥。敵人不與他直接對戰,而派莫瑞德手下受魔法束縛的戰士迎擊,更可怕的是,敵人以術法幹縮戰士軀體,直到他們「存活,卻似沙漠之黑乾屍」。為保護子民,莫瑞德退兵。
莫瑞德離開戰場時,天空降雨,他看到敵人的真名以雨滴寫在沙土上。
知曉敵人真名,便能對抗其咒術,將之驅離英拉德島,「駕乘西風、雨風、濃雲」,一路追擊,越過冬季海洋。雙方勢均力敵,最後對戰中,兩人在伊亞海附近雙雙身亡。
敵人因痛苦煎熬,憤而掀起大浪,使其全速淹沒索利亞島。莫瑞德身亡瞬間,葉芙阮便得知此事。她命令子民全數上船,然後,詩曰:「她手持小豎琴」,在等待毀滅浪潮來襲——唯莫瑞德或能平息——的時辰內,完成歌曲《白法師輓歌》。島嶼淹沒海中,葉芙阮亦隨之溺沒,然而,她的柳木搖籃船卻安然飄離,將其子瑟利耳帶到安全之地,身上帶著莫瑞德的信物——刻有和平符文的環。
群島王國的地圖上,索利亞島以白空格或漩渦標示。
繼莫瑞德之後,英拉德另有七位王或女王執政,國土穩健擴大富庶。
黑弗諾眾王
莫瑞德死後一百五十年,阿肯巴王——威島的虛裡絲王子——將宮廷遷往黑弗諾,讓黑弗諾大港成為王國首都。黑弗諾比英拉德更趨地海中心,位置更宜交易或派遣艦隊保護赫族島嶼,免受卡耳格搶奪侵略。
《黑弗諾敘事詩》記述黑弗諾十四位王的歷史(事實上是六位王及八位女王,約一五〇-四〇〇年)。由男女雙方家族血統及群島王國幾個貴族間聯姻而成,皇室包括五大家族:英拉德家族,最古老的一支,直接承襲莫瑞德及瑟利耳的血脈;虛裡絲、伊亞、黑弗諾家族;最後是伊裡安家族。海生傑瑪王子是伊裡安家族中首位繼承黑弗諾王座的人。他的孫女為赫露女王,赫露之子馬哈仁安(統治期間為四三〇-四五二年)是黑暗年代前最後一位王。
黑弗諾眾王統治的年代富庶、開創、強盛,但在該時代最後百年,來自東方卡耳格及西方龍族的攻擊變得頻繁激烈。
負責保衛群島王國諸嶼的王、貴族及島長逐漸倚賴巫師,以擊退龍族及卡耳格船艦。在《黑弗諾敘事詩》及《龍主行誼》中,隨著故事進展,這些巫師的名字與事蹟開始蓋過王治紀錄。
偉大的學者法師阿斯編纂一本智典,蒐集許多零散知識,尤其是創生語詞彙。此《真名之書》成為命名基礎,是魔法技藝系統的一環。王派他至西方擊敗或驅散不斷在西方諸島追逐牛群、放火、毀壞農莊的龍群,同時,他將書留予帕笛島一名法師同僚。在安絲摩島西方某處,阿斯與巨龍奧姆對戰,這場戰鬥眾說紛紜,雖然此後龍族暫止侵擾,但可確定的是,奧姆戰後倖存,阿斯卻因此身亡。他的書遺失了數百年,目前藏於柔克的孤立塔。
據說龍族以光或火為食,在盛怒下殺生,保護幼龍,也為取樂而殺生,但從不食用獵物。自太古以來,到赫露統治期間,它們只佔用西陲最外緣島嶼——可能是它們領土的最東緣——作為會面及生育之用,絕少出現在多數島民眼前。龍族天性易怒高傲,內環王國人口漸增,漸趨富庶,或許讓龍族倍感威脅,因為即便是西陲,船隻往來也日漸頻繁。無論原因為何,那些年裡,它們愈來愈常突襲西方島嶼的羊群、牛群及村民。
胡珥胡島上流傳一則故事,敘說知名的「夫都南」(意即「大分裂」),提到:
人選擇重負,
龍選擇雙翼。
人選擇擁有,
龍選擇捨棄。
意謂人類選擇佔有財產,龍族選擇捨棄。然而,如同人類也有苦行僧,有些龍也貪圖閃亮物品、黃金、珠寶,其一就是耶瓦德,它有時會以人形在人群間行走,一度將富饒的蟠多島變成龍族育兒室,最後才被格得趕回西方。但根據敘事詩及歌曲,龍族劫掠的動機似乎不是貪婪,而是憤怒,出於某種受騙、背叛的感覺。
敘述龍族劫掠及巫師報復侵略的行誼及敘事詩,將龍族描繪為無異於野生動物般無情、駭人、高深莫測,但頗為聰慧,有時還比巫師睿智。雖然它們說真言,卻善於詭辯,其中有些龍顯然喜歡與巫師鬥智,「以岔舌狡辯」。龍族與人類相同,只有最偉大的龍才會以真名示人。在敘事詩《哈薩行》中,龍族為難以對付但感情充沛的生物,理應對人類入侵的艦隊感到憤怒,因為它們深愛自己荒涼的領土。它們對英雄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