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經整裝完畢,惟陛下號令是行!”
聲音尖脆裡帶著些嬌甜。趙光義看著這位女將軍,心下十分滿意。他沒有立即下令,朝池上望去,問道:
“左右軍現在何處?朕要閱軍!”
姚樺哥朝邊上招了招手,一個舉著旗幟的壯漢立即長跪在她的面前。
“傳令!”
“是!”壯漢用力揮舞起大旗,只見兩艘綵船從池的東、西兩角駛了出來,慢慢會合到了池中央,人群中頓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
“大龍船出來了,要開戰了!”
“這麼漂亮的大船!”
船上的健卒們衣著十分鮮麗,東船上清一色灰甲紅袖,西船上清一色黑甲白袖。漸漸地,兩船的船舷開始靠近,數十名士卒齊刷刷將長槍高高舉起。揮旗的壯漢一會兒將旗指向左邊,一會兒又將旗指向右邊。隨著他的指揮,灰、黑雙方極有規律地旅進旅退,兩船在池中不停地調整著方向和位置,士卒們則不時喊出齊整的殺聲,好一場精彩絕倫的水戰表演,不只是百姓,連百官也不住口地嘖嘖稱讚。
姚樺哥從壯漢手裡取過指揮旗,朝天上劃了幾個圈兒,眾人再望那兩艘龍船時,後船頭咬住前船尾,圍在水中央打起轉來,兩船上計程車卒動作整齊地揮動著鋼槍,擺出各種刺殺的姿勢,就這樣轉了足足一刻鐘,隨著姚樺哥旗幟的變動,兩船相併,齊頭朝講武臺這邊駛來,岸上的人群又是歡呼又是鼓掌。眼看船頭就要駛到岸邊,姚樺哥將旗杆往地上一頓,兩條船應聲止在水中,所有士兵同時跪倒,高聲呼喊:
“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大宋朝萬年,萬萬年!”
趙光義高興極了,扭頭對身邊的曹彬說道:
“曹樞密有眼力,果然給朕舉薦了一個好指揮使!”
次日常朝,文武百官齊集殿中,趙光義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開場便道:
“朕昨天和眾愛卿觀看了水師表演,讓人振奮啊!這就是我大宋計程車氣,這就是我大宋的軍威!太祖皇帝沒有完成的統一大業,朕一定要把它完成,讓我煌煌大宋千秋萬代,永遠威震遐方!”
“陛下萬歲!萬萬歲!”群臣幾乎是同聲呼喊。
“各位愛卿,朕問你們,太祖皇帝治國的方略是什麼?”趙光義高聲問道。
“文治武功!”
第五回 李煜情急出寶物(4)
“講得好!武功朕是不會放棄的,只要還有夷狄在,朕就要以威武之師迫使他們向大宋臣服!”趙光義聲如銅鐘,讓不少大臣又憶起了當年趙匡胤的非凡氣度。“但是文治也是太祖皇帝既定的方略,朕若是忽略了文治,那就等於是對太祖皇帝不忠!各位愛卿如果忘了這一點,也就是對太祖皇帝的不忠!所以朕今天要議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國家選拔人才!要把開科考試這個制度定下來,要把朝廷求賢若渴的態度傳佈到大宋的每一個州縣鄉村,甚至要傳佈到華夏之外,高麗、交趾、契丹,要讓所有願意為我大宋盡忠效力的人都有機會接受朝廷的簡選!禮部官來了嗎?”
“臣在!”禮部尚書執笏出列,應聲答道。
“朕的意思你聽明白了嗎?”
“臣明白!只是臣不知陛下打算何時安排舉行鄉試?”
禮部尚書所說的鄉試,是當時的初級考試,這一級考試一般是每年秋季在各州府舉行,能透過這次考試的人就叫舉人了。取得舉人的資格,才能在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參加由禮部主持的國家考試,禮部的考試叫會試,會試的榜上掛了名,才算是中了進士。
“朕對此事心急如焚哪!”趙光義沒有直接回答禮部尚書的奏請。“朕的意思是,今年就要舉行會試,最後的殿試也在年內完成,不知各位愛卿能否體察朕意?”
盧多遜站出來奏道:“陛下渴求人才,臣等深感大幸,陛下不愧是英明之主。只是從時間上算起來,半年之內組織三場考試實在過於倉促。還望陛下再行斟酌。”
趙光義思忖片刻,果斷地說:
“鄉試今年暫不舉行!”
群臣愕然,不知皇帝到底怎麼考慮。
“朕絕不是信口而言。禮部,五代以來以及西蜀、南唐諸國舉子考試的檔案儲存得完整嗎?”趙光義又問。
“稟奏陛下,西蜀的檔案稍有遺散,南唐以及晉、漢、週三朝的舉子案卷都儲存完好。”禮部尚書回答道。
趙光義點了點頭:“那就好!朕的意思是:你回去組織吏員將這些案卷全部查驗一遍,看看連考十五次,而且都能終場沒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