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頁)
子的人家,哭天搶地都快抹脖子上吊了。
滿城亂象看得顧家二老心驚肉跳,至此才明白閨女的警告用意何在,老天啊,幸虧養老積蓄早早取出來,否則豈非要人老命?
西涼玉器第一大商,老侯爺多少資財在票號,這下急得險些吐血,紅夜上門勸慰,將殷滄海的諸般論斷一一說給老人家聽,年過七十的玉卿候才稍稍平靜了些,半信半疑一再追問:“玉兒,你肯定朝廷會救市麼?票號不會關張垮臺?”
紅夜只能說:“老侯爺,這些事我也不懂,但滄海是這麼肯定的。你就姑且信他,滄海總不會坑害阿琪對不對?”
奉龍鏢局這邊,龍四爺同樣慌了神,也直到此時才醒過味來,為什麼玉兒要他備出足夠一年開銷的銀子再手邊。可是……家大業大,經營多少年,他真正的根基都在銀票子的白紙黑字上呀,這可如何是好?
正如殷滄海曾經斷言,不僅是龍四爺,鏢局上下的漢子們又誰的手裡沒幾張銀票,若錢莊全業垮臺,豈非真是人人遭殃,一個沒跑?
“滄海,你能肯定嗎?一時亂象,但是能撐得過去?票號不會倒?我掙了半輩子的家業不會打水漂?”
“不會,多少事須當默默以觀其變,急則生亂。該過去時自然也會過去。”
見殷滄海並不慌亂著急,人們才算是稍稍安心,畢竟,他這些年賺進手的銀票也不是小數目啊。每當六神無主時,人們幾乎養成了習慣把他當成主心骨,慌了神的太守蘇普鬱也是一日三請找殷兄上門。
“太守大人,你不妨想想,你的手裡捏著多少銀票?西涼各家票號的櫃銀加起來才能有多少?你現在就算逼出人命也逼不出銀子啊。所以說,與其慌亂陣腳,不如靜觀其變,朝廷是一定會有所行動的,耐心等待,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兩個多月以後,當安民皇榜貼到西涼,天子明確承諾由朝廷作保,全面接手捐助票號業渡難關、保錢莊生意不倒,萬民不受損……從官員大戶到平民百姓才算吃到一顆定心丸。
隨後不久,官軍果真押運大批真金白銀來救市。正如昔日陳掌櫃所說,銀莊票號立足的根本就在一個‘信’字支援運轉,只要人們有了信心,擠兌狂潮便會告散,讓一切迴歸正軌也就不難了。故而‘輸銀救市’也並非真有那麼多的白銀,足夠讓所有人票子換銀子,無非更多是做出一種姿態,用以邀買換回萬眾信心而已。
*******
由朝廷出面主持救市,這場波及銀莊票號全業的大危機算是暫得平息。紅夜鬆了口氣,還好滄海說對了,不然豈非都要害了阿琪。
誰知他卻說:“玉兒,別高興得太早,只怕像蘭若家這種大戶,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蘇普鬱親口告訴我,跟著安民皇榜一道送達西涼的,就是命涼州出糧三十萬石、冬衣、棉被、帳篷各樣不少於十萬件,臘月除夕以前必須籌齊發往關內的命令;此外便是接收災民,嚴令來多少收多少,若有誰膽敢拒收,將災民遣回關內,丟官罷職恐怕連腦袋也難保……”
紅夜掰著指頭數一數:“眼看都快十一月了,要籌集這麼多東西?來得及嗎?”
他嘆息苦笑:“誰說不是,蘇普鬱都快愁死了,一層一層往下施壓,太守壓巡按、巡按壓知府、知府再壓下面的知縣……你可以去問問蘭若公子,城中數一數二的富商大戶,這些日子已經被找去幾回了。無外乎是攤派捐資,反正啊,要愁一起愁,誰也別想跑。”
殷滄海越說越感慨:“現在看看,一場大地震,何止是波及方圓五百里啊,或許,這就叫做‘覆巢之下無完卵’吧?”
NO。46 難民潮
更新時間2011…10…9 12:47:21 字數:5178
潛翔六年,真是多事之秋,一場大地震幾乎震碎半壁河山,涼州也未能倖免。
曾有民謠這樣言唱:“秦川中,血沒腕,唯有涼州倚柱觀。”
涼州自古多安定,本是遠離是非的偏居之地,沒想到如今天下大禍蔓延波及,太平如涼州,也已無法置身事外。
********
南陽豆腐腦!
顧德福挑起招藩,到如今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幸運。蒙難投親,還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還能做份小生意吃穿不愁,投親靠友混到這份上不知羨煞多少人。遠的不說,就這一兩年的光景,僅看南市一條街,陸陸續續就多了不少生面孔。左鄰右舍,幾乎家家都有從關內投奔來的親友,別再說什麼親疏遠近,即使八百年未曾走動過,但凡還有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