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4 頁)
上,搶奪著已經粉碎的土牛。搶到的,歡欣鼓舞;沒搶到的,笑罵幾句解嘲也就罷了!那邊一名啼哭的小兒,原來是被大人踩疼了腳,正哭得起勁呢!
“王老哥,你家小娘子不是在宮裡服侍官家,你吃穿不愁,搶著土牛又有何用?”
“李老弟,這你就不知道。就這麼一小塊,送進宮裡,能換三十貫錢,您說我能不著急嗎?
啊,原來是這樣!
這段對話,正巧被一名士子聽了去,一時詩性大發,吟道:“春日循常擊土牛,香泥分去竟珍收。三農以此佔豐瘠,應是宮娥暗有求。”
過了初六,眼瞅著十五就要了,那可是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日子。去年,金兵圍城,好好的上元節了無生氣,今年更要好好熱鬧一番!
傳說,道教有上、中、下三元之說,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即為火官,生日是正月十五日,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每年這一天,不能惹上元天官不高興,不可以斷極刑事,要讓普天下的每一個人都快樂!
原本上元節只有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大宋立國之初,吳越錢王來東京朝拜,向官家進貢了不少金帛,在上元節三天的基礎之上,又買了十八、十九兩夜,與前三天組成為五天上元節,這就更是熱鬧的不行了。
正月十五,濃濃的夜色在人們的千呼萬喚中,罩上街頭。官家趙桓升宣德樓,與民同樂。
樓前不遠處,三道大門橫亙在長街之上,中門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寫著六個硃紅大字“靖康與民同樂”,在燈光的映照下,愈發醒目。
再向前望,便是光彩奪目的燈山!
燈山高十六七丈,周長三百六十五步,中間用兩條長二十四丈的鰲柱架起,鰲柱用金龍纏住,每一個龍口內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氣派壯觀!
金龍之上,一五彩琉璃殿閣,殿閣外站著幾名盛裝俏佳人,小心伺候,不知閣內是怎樣的高貴人物?金龍之下,各式各樣的彩燈,發出奇異的光線,爭奇鬥豔,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