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在情理之中。不過,這麼多人同時上書,有沒有事先串連?有沒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如果有,到底是誰?
“諸位卿家用意,朕大概清楚了,朕也來說一說。”趙桓停止腰板,掃視全場,說道,“自朕登基以來,軍政方面,稍有更張,相信諸位卿家都已經看在眼裡。那麼,朕為什麼要這樣做,爾等想過沒有?”
稍微停頓一下,趙桓接著說道:“我大宋自從立國以來,優待士大夫,華夏五千年來,歷朝歷代,在這一點上,哪個都比不過本朝。爾等捫心自問,是也不是?”
“正是如此,吾皇聖明!”群臣在宰執的帶領下,回應著官家的話。
趙桓起身,在丹墀上來回踱了兩步,道:“正因為實行這樣的國策,國泰民安,我華夏民族建立了超邁萬世的輝煌成就。現在國家每年歲入,是唐朝的四五倍,百姓安居樂業,生活非前朝可比,這一點,朕從未忘記!”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
“但是,現在的國家也到了必須有所更張的時候!”趙桓話鋒一轉,“每年收的穀物錢糧不少,可是,十之六七都消耗在軍事方面的費用之上,再除去各級官員的俸祿,每年都是入不敷出。去年歲末,金兵打到了京城;今年三四月間,就連小小的西夏也敢分路進犯?爾等說一說,這樣的情況,不改行不行?”
趙桓一步步走下來,道:“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一國策斷無更改之理,軍事方面的變革也必須進行下去,敢阻攔朕的臣子,朕決不會放過!”
一言出,眾臣大驚,大殿內靜得嚇人!
不識時務的陳東,跪倒奏道:“臣何人,焉敢阻撓國之大政?臣以為,岳飛、韓世忠的事情,陛下還是太過寬縱了。”
這個陳東,骨頭還真硬!
趙桓走到陳東面前,道:“設身處地為岳飛想想,你這樣做公平嗎?岳飛離京之後,日行兩三百里,到達嶽州城後,率領五千騎兵,迎戰叛軍七萬之眾,身先士卒,捨生忘死,為的是什麼?突襲叛軍船場,更是兇險,岳飛硬是扛了下來。人家在前方浴血奮戰,我們君臣在這裡議他的罪,合適不合適?嗯?”
陳東抗聲道:“岳飛處置不當,難道就不該議?臣並無理虧之處,請陛下明察!”
趙桓針鋒相對:“哼!這就是你讀的聖賢之書?道理歸道理還須講究一個情字吧?聖人說,有經有權,是謂中庸!你以為如何?”
陳東被官家駁得體無完膚,心悅誠服,面紅耳赤說道:“陛下聖明燭照,臣萬萬不及!臣想左了,請陛下重重治罪!”
趙桓攙起陳東,柔聲道:“愛卿光明磊落,一心為國,朕知矣!今天,朕與眾位卿家立一條新規矩:凡是戰爭期間,不得議論帶兵將領是非。即使真有過錯,也要等到戰鬥結束之後再說,如何?”
眾臣一齊山呼萬歲!
趙桓長出一口氣,緩緩道:“劉光世一案,朕的處置也許不無偏頗。這樣吧,劉光遠大義滅親,忠義可嘉,再沒有牽連的道理。除劉光遠之外,流放劉光世三族,桂州安置!韓世忠降三級留用,宰執以為當否?”
張邦昌心知這是官家的底線,尤其是韓世忠,官家是一定要保全的,遂道:“臣並無異議!”
其餘六人同聲道:“臣附議!”
“好,這件事就這樣處理吧!”趙桓道,“退朝!”
事情暫時壓了下去,會不會再有反覆的一天?當皇帝,尤其是當個好皇帝,總有做不完的事,走一步算一步吧!
新年到,家家戶戶放鞭炮,汴梁城內真熱鬧!
正月初六,恰逢立春之日,一年一度的打春儀式在歡歌笑語中開始了。打春鞭牛的風俗不知始自何時,到了而今這個時候,越發隆重了呢!
土牛的製作異常講究:牛的顏色不是想弄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那是有明文歸定的。以歲幹色為頭,支色為身,納音色為腹。立春日干色為角、耳、尾,支色為脛,納音色為蹄”。所以大文豪蘇東坡用“衣被丹青”的句子來形容土牛,再貼切不過了。
土牛旁邊立著一位專門負責驅趕土牛的土偶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勾芒神”。看勾芒神,一頭絢爛的紅髮,戴展腳幞頭,手執七尺二寸的長鞭,雙目炯炯有神,如同真人一般。今年適逢立春在正月,也就是所謂的春在歲後,勾芒神執鞭站在土牛之前。
鼓樂聲聲,開封府官吏執杖鞭牛,口中還唸唸有詞,說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類的話,直將土牛擊成碎塊,方才罷休。圍觀的百姓蜂擁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