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品:我的帝王生涯
作者:蘇童
內容簡介:
《我的帝王生涯》是蘇童糅和寫實手法和現代的技巧創作的歷史小說。也是蘇童發揮創造性的想象,隨意搭建的宮廷,按自己的配方勾兌的歷史故事。年代朝代人物都是虛無的,故事卻講的真實可信。
作品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端白的懵懂無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權力慾望的操縱下成了燮國的傀儡國王,雖對臣民擁有生殺大權,卻時時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親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卻無能為力。一個不該作皇帝的人,一個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沒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當了皇上,難怪,端白和瘋瘋癲癲的老宮役孫信一次次地重複著一句不祥的話語燮國的災難就要來了!災難隨時就會降臨,端白心頭一直有深深的陰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無助的,整篇小說充滿了輓歌式的感傷氣息,悽美。
作家的敘述是極為冷靜,波瀾不驚。宮廷內血雨腥風,刀光劍影:楊夫人被活活釘死在棺材裡;先王的寵妃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打入冷宮,僅僅因為其善彈琵琶,就被妒火中燒的孟夫人打斷十個手指;愛哭的廢妃們被小皇帝剜去了舌頭;何其慘烈!作者的筆卻應是平靜的甚至有些欣賞性的寫道:那些愛哭的嬪妃們的舌頭看上去就像美味的紅滷豬舌一樣。宮廷外,為國奮戰的負傷將士死在自己盡忠的帝王手中,對起義失敗的李義芝的血腥審問更是讓人不忍去讀。可作者的語言永遠是平靜的,華麗婉約的,神秘輕曼而又柔和。
作品的細節真實,而又敘述細膩。基本上再現了主人公的生活。
作者簡介:
蘇童,1963年1月出生於蘇州市。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1985年開始小說創作,出版有《蘇童文集》等。主要作品有《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武則天》、《米》、《蛇為什麼會飛》等。
正文
第一章
父王駕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濃重,太陽猶如破碎的蛋黃懸浮於銅尺山的峰巒後面。我在近山堂前晨讀,看見一群白色的鷺鳥從烏桕樹林中低低掠過,它們圍繞近山堂的朱廊黑瓦盤旋片刻,留下數聲哀婉的啼囀和幾片羽毛,我看見我的手腕上、石案上還有書冊上濺滿了鷺鳥的灰白稀鬆的糞便。是鳥糞,公子。書童用絲絹替我擦拭著手腕,他說,秋深了,公子該回宮裡讀書了。
秋深了,燮國的災難也快降臨了。我說。前來報喪的宮役們就是這時候走近近山堂的,他們手執一面燮國公的黑豹旄旗,滿身縞素,頭上的喪巾在風中款款拂動。走在後面的是四名抬轎的宮役,抬著一項空轎,我知道我將被那頂空轎帶回宮中。我將和我敬重或者討厭的人站在一起,參加父王的葬禮。
我討厭死者,即使死者是我的父親,是統治了燮國三十年的燮王。現在他的靈柩安置在德奉殿中,周圍陳列著幾千朵金黃色的雛菊,守靈的侍兵們在我看來則像一些墓地上的柏樹。我站在德奉殿的第一級臺階上,那是祖母皇甫夫人攜我而上的,我不想站在這裡,我不想離靈柩這麼近。而我的異母兄弟們都站在後面,我回過頭看見他們用類似的敵視的目光望著我。他們為什麼總喜歡這樣望著我?我不喜歡他們。我喜歡看父王煉丹的青銅大釜,它現在被我盡收眼底,我看見它孤單地立於宮牆一側,釜下的柴火依然沒有熄滅,釜中的神水也依然飄散氤氳的熱氣,有一個老宮役正在往火灰中加添木柴。我認識那個老宮役孫信,就是他多次到近山堂附近的山坡上砍柴,他看見我就淚流滿面,一腿單跪,一手持柴刀指著燮國的方向說,秋深了,燮國的災難快降臨了。有人敲響了廊上懸掛的大鐘,德奉殿前的人一齊跪了下來,他們跪了我也要跪,於是我也跪下來。我聽見司儀蒼老而遒勁的聲音在寂然中響起來,先王遺旨。王遺旨。遺旨。旨。祖母皇甫夫人就跪在我的旁邊,我看見從她的腰帶上垂下的一隻玉如意,它被雕刻成豹的形狀,現在它就伏在臺階上,離我咫尺之遙。我的注意力就這樣被轉移了,我伸出手悄悄地抓住了玉如意,我想扯斷玉如意上的垂帶,但是皇甫夫人察覺了我的用意,她按住了我的那隻手,她輕聲而威嚴地說,端白,聽著遺旨。我聽見司儀突然唸到了我的名字,司儀加重了語氣念道,立五子端白承襲燮王封號。德奉殿前立刻響起一片嚶嚶嗡嗡之聲,我回過頭看見了母親孟夫人滿意而舒展的笑容,在她左右聽旨的嬪妃們則表情各異,有的漠然,有的卻流露出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