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的成功計劃,它使不少大公司煥發了活力,極大地擴充套件了英國公司的股權結構,也擴大了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的基礎並增強了其實力,戰後國有化的風潮也被逆轉。①
但是,政府向私人投資者出售普通股的數量是巨大的,英國的承銷商系統無法處理如此大量的訂單。由於這些政府直接擁有的大公司股票是第一次上市,在上市前還沒有市場價格。在私有化即IPO中,股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作為次承銷商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在此過程中也有很大的發言權。
在計劃對英國*進行私有化時,財政部將承銷商分為國內和國際兩組,對英國、歐洲大陸、日本、加拿大和美國都有不同的承銷團。這個電信巨人之所以成為撒切爾夫人最理想的私有化物件是因為人人都要用電話。克萊沃特-本森公司於1984年11月被政府聘任擔任銷售的顧問,該次銷售總額為39億英鎊,佔公司總股份的25%。這次參與私有化的人數眾多,有超過200萬的人認購了股份,其中有一半認購了400股或者更少。 接下來,1986年12月進行了英國燃氣公司的私有化,融資金額達到54億英鎊,1987年英國航空則以9億英鎊的價格公開出售。在這一系列的成功之後,國際各主要股票市場在1987年的第一季度的表現也強勁非凡。9月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比1月份上升了44%。倫敦市場7月上升了46%,而東京市場上升了42%。市場環境對後來的私有化來說非常理想,BP正在等待,而進展非常順利。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為何BP險些成為乾井(3)
BP和之前的國有化公司相比有一些優勢:它已經上市。儘管英國政府在收購中東油田時獲得了這個大型企業的鉅額股份,但BP一直是以私人公司的方式運作。而且出售英國公眾擁有的值錢的產業可能帶來的政治壓力也被中和了。本來積極地挑戰其他私有化專案的工黨由於在1977年出售了BP的股份,因此無法輕易地挑戰BP的私有化,而且保守黨在1979年未遭到任何政治性反對就集中出售了價值億英鎊的BP股份。政府和英國股市準備好了迎接平靜而有秩序的BP股份配售。
根據其指定顧問的建議,奈傑爾·勞森覺得應該指定兩個主要的國際承銷商。在英國燃氣公司的專案上,財政部舉辦了“選美比賽”以挑選英國以外的承銷商。這次他們選擇了高盛而不是英國政府一貫選用的摩根士丹利(為了管理其同時發售的億股股份,BP選擇了華寶)。對於高盛來說,這是一次突破,意味著其在倫敦金融城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在高盛內部有不少人對此感到非常驕傲。埃裡克·希因伯格(Eric Sheinberg)一直在開拓高盛在倫敦的做市業務,這正好幫助高盛在推介中獲得了英國政府的青睞。高盛的英國石油行業分析員對於BP非常熟悉,這在向機構投資者銷售股票時很有幫助。在紐約開拓股資本市場部的埃裡克·多布金領導高盛在英國的私有化程序中成為主要的承銷商。他強調了公司在全球主要工業領域,如電信業和銀行業的銷售經驗以及其作為擁有全球最發達證券市場—美國—的領先承銷商的地位。在英國的私有化程序中,多布金的賣點很成功。由於BP意圖大力擴大其在美國的股東隊伍,因此高盛的戰略非常成功。
關於BP鉅額股份的承銷的討論始於1987年1月財政部和主承銷商的會談。股票發售意向於當年3月公告,而根據傳統,所有承銷工作應於10月14日上午11點由財政部召開的BP股票定價會前完成。作為政府的官方顧問,羅斯柴爾德國際投行的邁克爾·理查森表示可能無法在承銷商中間達成每股英鎊的協議,但是會盡力為之。幾小時之後,理查森回到唐寧街11號,說股票已經開始以英鎊每股的價格開始交易,這是他能拿到的最好價格,如果要發行成功就需要大量的折扣。與以前賣方希望獲得高價而買方希望得到低價的反反覆覆的討價還價不同,勞森部長作出了一個令在場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成交。”
下一步就是透過競價確定給次承銷商的報酬。一般的費用是發行價的。由於BP實際上已經介入市場很深,因此費率被定得很低:,或者說次承銷商每出售價值100萬英鎊的股票報酬為1 800英鎊。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0月15日,星期四,有400多家投資機構登記成為次承銷商。
BP在週四收盤時市場價為英鎊。倫敦的很多商業銀行覺得這個信譽卓著的企業股票是非常容易銷售的,因此也很容易賺錢。它們決定在賬戶上保留比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