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一本大書。當時,徐以為自己的這種觀點很有特色,想不到蔣比他棋高一著,在上面來了一個眉批道:“我們不但要讀大書,而且要用血汗寫大書!”最後的總批是:“文耀鎮長,從遠道來贛南工作,少言而有苦幹精神,經國望文耀成功之心甚切,故親批此文,以此共勉!”
。。
平民化的為政作派
贛南老表經常見到的蔣經國,是個極普通極平常的人,穿著十分隨便,夏天穿的是安安藍布衣裳,冬天穿的是光棉襖,也就是俗稱的餓佬棉襖,布料是贛南土布名叫石扣蘭。在他的影響下,當時的行政幹部都是穿的石扣蘭土布衣裳,同普通群眾沒有什麼很大區別。他腳上熱天穿的是草鞋,冷天穿的是膠鞋,從未見他穿過皮鞋。他頭上戴的是牛皮鴨舌帽。他說戴這樣的帽方便,下雨也可以保護頭上不淋溼。他下鄉總是一個人走路,不帶隨從,既不騎馬,也不坐轎,還不帶雨傘,背上背一頂很粗糙的大竹笠。
小蔣個性開朗,胸懷坦蕩,行為灑脫,富有生活情趣和幽默感。他常和青年小夥子玩兒,在一起打球、跑步、游泳,說說笑笑,不分彼此。在早晨跑步鍛鍊之後,小夥子們纏著要他作東請大家吃豆漿時,他卻反過來給小夥子們出難題:不講清豆漿製作過程的不準吃。在大多數人結結巴巴說不清時,他卻說得有條有理清清楚楚。由此足證他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
蔣經國的性格秉賦和他平民化的作派,使他具有做群眾工作的天然優勢。他在蘇聯又學到了“黨員幹部要起先鋒模範作用和聯絡群眾”的思想,所以在任內能夠勤政親民。他在行使權力時,敢負責,能辦事,對下屬比較平和,跟他父親的威勢熏天、弟弟的瀟灑自如都有不同之處。據他的老師和身邊人員的評價,蔣經國的智商和水平確實不是很高,當然也不算愚笨,但他的勤快平和,尤其對決定政令、處理公文,具有特殊的興趣和精力,彌補了他的先天不足,使他的辦公效率和決策能力都好於父親,他勤政親民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聯絡群眾”,走“群眾路線”。這雖是共產黨人經常掛在嘴上的話,但並不是共產黨人的專利。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親民愛民(1)
蔣經國學蘇聯學得最好的是“聯絡群眾”。到江西后,他一再要求各級官吏注意各自的形象,狠剎違法亂紀歪風。為摸清下層的腐敗程度,他還自兼贛縣縣長和保長、村長、甲長,一杆子插到底。他以身作則,不準乘坐公家僱傭的三輪車。他經常短衣草履,放下身架,上山下鄉,走村串戶,與百姓民眾任意交談,廣泛聯絡群眾,並注意解決他們的困難。從1939年至1940年,他跑了九百英里,繞贛南三次,隨口說得出專區有多少橋樑和水利工程。
他在愛“走路”的同時,還能夠做到“廉政”,儘量避免給屬下和民間造成自己以特權謀私的印象。
有一次,他同隨從劉兆祥來到傑村鄉檢查後,劉兆祥陪同他一起去社富鄉上五指峰寺廟參觀。社富鄉長提來豬肉、鴨子,想用廟裡的鍋灶煮了犒勞專員。他不讓在廟裡煮。他說,如果要煮就在寺外支鍋灶。這既說明他尊重寺廟吃齋的規矩,也說明他的飲食是很隨便的。
國民黨方面在宣傳的材料中,曾特意列舉二例證明他的清廉:一例說專員在贛州城東鎮駕駛三輪車時軋死兩隻雞,自己寫條子給鎮長並賠上20元。一例說專員在1944年8月1日交卸贛縣縣長職時說:“我在縣長任內,未曾為我私人取用分文,動用粒粟,本人因私事而發之電信費用,皆應在本人薪餉下扣除,不得在公費項下開支。”
小蔣經常微服出巡,接近群眾。他總是穿一套藍布工裝,戴一頂鴨舌布帽,兩個警衛人員,也是粗布便衣。蔣經國經常隨意跑到街道居民家裡,或農村農民家裡,同平民百姓隨便聊天。見到誰,他都彬彬有禮,握手問好。他在工農群眾面前,總是說:“我們政府的工作人員,連我這個專員在內,都是民眾的公僕,是你們工農大眾的僕人,是替你們辦事的。”但是,工農群眾真向他傾訴困苦要他辦事時,小事他當場就辦了,大一點的事他就說大話推諉了,總是說什麼:“只要大家齊心努力,把新贛南經濟建設計劃實現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接著就是滔滔不絕宣講“建設新贛南”和實現“五有”的“光明前景”。所以,接近過蔣經國的群眾,有的說:“原來蔣專員是給我們宣傳‘五有’來的。講講‘五有’是容易,做到‘五有’就難啊!”有的說:“‘五有’,何時有?望梅難止渴!”
小蔣不像他父親那麼嚴肅,他性格中有詼諧滑稽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