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冷”。不能一陣風,不能趕浪潮,不能大呼隆,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第一是加緊修路劉方仁主政貴州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修路,試圖變貴州的“三不沿”——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邊——為南北連通、東西縱橫的四通八達的通衢大省。貴州有許多資源優勢,礦產、能源、旅遊、生物等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現在的問題是因為交通不便,外面的東西進不來,貴州的東西出不去。,“要想富,多修路”這句老話對於貴州仍然十分受用。第二是退耕還林,也要實事求是。生態保護、退耕還林在貴州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悉心解決:退耕之後,還什麼林?種什麼草?如果退耕之後,群眾的生活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過越苦,退耕就是一句空話,你一走,群眾就會復耕。而且,退耕還林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究竟是由農民自主選擇種什麼樹,還是由政府決定?在貴州這樣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農民對市場的瞭解畢竟有限,自主選擇難免有盲目的成分;但如果一概由政府決定,也不一定看得準。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而且種草植樹見效比較慢,其中的風險由誰來承擔呢? 。 想看書來
劉方仁:“貪官總司令”的宦海浮沉(3)
劉方仁的話使大家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實幹的高階幹部:“我們把交通建設作為貴州的第一個重點來抓。1993年我剛剛上任時,面對的是1000萬貧困人口,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以及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到1999年底,已經有了713萬人越過了溫飽線,貧困人口占農業人口的比例也由35%下降到10%。……我們的計劃就是‘五年打好基礎,十年重點突破,十五年初見成效’,按照這三句話去作,我只要在位一天就要幹好一天,到2010年,全省農村實現小康!”
樸素的百姓誰又能夠想到,這位在所有場合都想著為貴州脫貧的省委書記,也在利用手中的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