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全民戰爭的準備。
四個新編師,還有一個神秘的主力師團,外加地方上到處都是民兵,日本政府一時有些進退維谷。
若發動區域性戰爭,日本政府派遣一兩個師估計沒用,若是派遣更多的師,投入要有多少?損失會有多少?回報會有多少?
夏鈞在一個月內,就將軍力擴充到了五萬人,同時民兵數量還在繼續擴充,至於破壞農業生產那到不至於。
目前種一季糧食等於種兩季,糧食多得是,要是發生全面戰爭,夏鈞甚至能把小日本耗死在福建。
日本特務發現,地方民兵的裝備並是不如流的裝備,大多都是毛瑟步槍,還有一些春田步槍。
為什麼福建自治政府有這麼多的槍械?
日本政府顯然很是詫異,自然是馬上聯想到了美國人的頭上,他們認為是美國政府援助了福建自治政府槍械。
更讓日本感覺到不安的是,福建的民兵數量逐日增多,根據一個特務刺探到的訊息,福建自治政府的民兵將在一個月內擴充到二百個營,兩個月內擴充到三百個營,形成十五萬民兵的規模。
日本政府原本已經準備好要派遣兩個師團進攻福建的意圖頓時產生了猶豫,他們重新評估了福建自治政府的實力,以福建自治政府的四個步兵師,加上那個神秘的福建第一師,更有十五萬民兵,日本兩個師團贏得勝利的並非那麼容易,雖然說日本政府信心還是有的,但也不排除會陷入泥潭的可能。
畢竟福建的地形比較特殊,在那裡作戰有利於防守,同時日本政府不認為打下福建能給他們帶去什麼樣的好處。
雖然福建自治政府弄了個高產作物出來,不過日本政府已經透過特務偷竊到了上百公斤的種子,這些種子正生長茂盛呢大日本帝國的農業騰飛在即。日本政府顯然還不知道這些種子只能種一季,第二季的種子不拿去培育的話,連發芽都不能。
讓福建自治政府賠款成了日本政府感覺最好的結果,便將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談判桌上。
在廈門的談判近戰並未如中野三郎預計的那般順利,李盛國不是今天病了,就是明天在日本的價碼上到處扯條件。
日本要福建自治政府賠償八千萬海關兩可以,不過要分五十年付清,而且福建自治政府沒錢,要日本撥給一筆無息貸款讓其發展,等有錢了再還給日本。
這是什麼樣的強悍邏輯?
分五十年支付,黃花菜都涼了,再有還要日本撥款給他們發展?
中野三郎自然不答應,他一不答應,李盛國又把價碼恢復到了三千萬海關兩的程度,中野三郎又不答應……
時間又拖到了八月底,這時候日本特務發現,福建自治政府開始在沿海修築防禦工事了,不僅在沿海修,在內陸山區也修,形成兩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就是沿海地區可能被登陸的地方,這些地方都出現了施工隊修築工事的身影。內陸山區的工事就更容易修了,凡是地形險峻的關隘都有人在修築防禦工事。
此時的福建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火藥桶,官方在修防禦工事,民間則在參與軍事訓練,每個村莊都下發了武器。
——————
第三更
國慶假期快結束了,祝兄弟們的事業、學業能夠順利,小菜和你們一起加油。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二章 革命在即
第一百零二章 革命在即
民兵的訓練的武器並不缺,步槍製造廠已經開始出產步槍,這些步槍足夠用於訓練了,雖然不能做到一人一把槍,但可以一槍多人共用,戰時看還有多少缺口,夏鈞再從兌換平臺上購買。
談判的進展依舊很緩慢,中野三郎在日本政府的催促下,逐漸下降了賠償數額,這也是日本政府在看到福建像個火藥桶之後做出的下調。
一旦打起來,日本在可能連一千兩的利益都撈不回來,不打的話,起碼還有三千萬兩的賠款。
最終雙方在四千萬兩這個陣線上互相扯皮,李盛國對這四千萬的賠款不與置否,他對中野三郎說道:“如果這筆賠款可以分十年支付的話,我們可以答應,而且我們現在沒錢,必須等一年後再開始支付。”
“我們大日本帝國可以答應,但你們必須拿出東西當做抵押。”中野三郎回答道。
“我們不會將任何東西拿出來抵押。”李盛國一口拒絕,就算是與日本政府簽訂了賠款條約,反正也是延後一年,到時候毀約就是了,一年後和日本作戰與現在又有所不同,一年後己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