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4 頁)
發行鈔票首先要成立中央銀行,夏鈞決定親任中央銀行行長,李盛國的華東銀行是私人銀行,不算為國有,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力。
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分為1、2、5、10、100元五種面額,1元換取1銀元,而1元以下面額的輔幣,則交由教育部發行。
撥給教育部的那4000萬銀元遠遠還不能滿足教育上的投入,因此夏鈞決定用鑄幣稅來補貼教育部,教育部發行的輔幣將與中央銀行發行的數量呈現1:10的比例,即中央銀行發行100元,教育部發行10元。
鈔票的圖案方面,夏鈞決定將自己的頭像印到鈔票上去,1元、2元、5元、10元、100元全印上他的頭像,背面則用長城圖案,同時印上覆興黨的標誌,第一套紙幣的設計顯即顯得精美,又顯得單一,因為主貨不管面額大小,用的都是同一圖案,不過在防偽技術上卻毫不含糊。
首先用上的是雕制刻板,這是用人工雕刻而成的,就算是原作者也很難再雕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出來。
第二,採用用計算機創作的版紋,應用特製的彩色電子製圖和出版軟體可以製作特別複雜、細微、精緻、高解析度的印品花飾圖案和底紋。這種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制作的非常複雜的花飾圖案和底紋較難複製,如十分複雜的團花,任意的幾何圖形,單線、複合或扭索封閉式的花邊、團花等圖形,還可使圖文扭曲、變形,或做成四方連、同心圓、凹版式、平線浮雕。曲線浮雕、多色浮雕。多色單嵌式浮雕等。團花還可嵌入文字,底紋圖形也可移行漸變,總之,可以任憑個人豐富的想象力,創作出空前的難以仿製的圖形,還可以以此作為票、證、卡以及各種紙張、包裝物的底紋。
上述這兩種防偽技術,在後世基本上沒什麼用了,由於照相製版、光掃描、鐳射雕刻、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床雕刻和光敏制章以及高保真彩色影印機等技術的出現,使仿製雕刻影象、印章和用計算機創作的版紋變得輕而易舉,而且複製得十分逼真,成為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