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民間的財力大大上漲,如此一來市場也就擴大了。
不過另一邊,華東自治三省的優勢產品也殺入了美國,本來已經取得優勢的,在零關稅的政策下開始佔據絕對性的市場競爭優勢。
那些之前沒優勢的,也開始擠進美國市場,至於市場逆差有多少,暫時還沒有資料,不過就單一出貨量來說,華東自治政府是佔劣勢的,但美國的商品進來得雖然多,但是很大一部分賣不動
面對這樣的窘境,許多美國商家還是撤退。
……
自從報紙上對華東航空學校的報道後,中國各省的學子有一批毅然輟學加入了華東航空學校。
夏鈞當天的影響深深的觸動了眾多憂心國家的年輕人,華東航空學校的學員數量很快就達到了五百人。
陶成章跑來找夏鈞,對夏鈞說道:“委員長,現在用人形勢很嚴峻,基本上是什麼人都缺。”
“學校缺老師,工廠缺技工,行政上缺警察,軍隊還要學生兵。我覺得應該提高中學生、大學生補貼,把其他各省的文化人都挖到華東三省來,另外再動員在海外的學子,讓他們回國參與建設,以解決當前困局。”陶成章對夏鈞建議道。
最近在華東自治三省境內開設的技校就多達三十所,各工廠自己開設的培訓班還有上百個。
不過由於爆發式的發展,讓技工奇缺。
許多文化人都被吸納到這個群體中去了,技工方面目前正在大量聘用洋人,倒還是能解決一下其中矛盾。
然而軍隊簡直就是大老虎,偵察兵、炮兵、航空兵、迫擊炮兵、水兵,大量都需要文化,被軍隊吃下去的有文化的年輕人就達到了上萬人,以至於陶成章實在忍不下去了,真是讓教育界元氣大傷啊
夏鈞對此也深感憂慮,在教育發展中,這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點。
“那就提吧再成立一個專門的宣傳隊。”夏鈞對陶成章說道,同意了陶成章的建議,“中學生來我們華東自治三省就讀,補貼一點五元,大學生來華東三省就讀,每個月補貼兩點五元。”
這個補貼比之前只高了零點五元而已,不過免食宿,卻比之前補貼得多,之前的補貼的用意是給學生解決食宿問題,不過之前食宿費用都給免了,所以補貼也取消了。現在這些補貼相當於是給學生的零花錢,一筆很大的零花錢。
“如此一來,必然能把其他各省的學生挖個精光。”陶成章得到夏鈞的批准,頓時信心大漲。
“老陶,宣傳的時候不能光對著學生和老師宣傳,還要對他們的父母親人多加宣傳一下,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夏鈞對陶成章補充道,“另外再把路費給他們免掉,各個關節的阻礙消除後,不信我們沒人。”
陶成章聽了眼前一亮,點頭道:“委員長所言極是。”
“不過技工方面委員長您得多上心,最好是派遣人員到國外實習,以解決當前人員不足的問題。”
“曉得,曉得,老陶你放心,師資上一定給你留最好的。”夏鈞連忙對他寬慰道。得到夏鈞的許諾,陶成章這才滿意的出了夏鈞的辦公室。
陶成章出了辦公室,夏鈞拿起電話打給了外交部,吩咐朱曉誠先組織幾千名工人去英美法德等國的工廠實習。
這是嘗試性的派遣,等一戰爆發後,夏鈞還將大量向國外派遣工人,那時候協約國還得求爺爺一樣的買他的東西呢派點人到他們的工廠去實習算什麼?
……
華東自治政府對外省的文化人員的招募很快就展開了,各省的華東商館沒過幾天就貼出了告示。
凡事中學生和大學生,到華東自治三省去就學都有極高的補貼,不僅免食宿,還有錢拿來補貼家用。
就是那些出了學校的文化人,也一律給出高額待遇。
只要進了培訓班,月薪絕對少不了每月六元,由於華東自治政府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快速從各國市場上賺到了資本,加上文化人的稀缺,那些需要文化才能勝任的技工的月薪絕對不會低於五元。
六元錢,最多算是後世三四百塊,不過在這個年代卻算是和好的待遇了,對於那些沒什麼功名的文化人來說,許多人連這樣的基本待遇都達不到。
沒過幾天,商館貼出的告示又變了。
因為不久前華東自治政府民政部出臺了新法案,只要具有基礎文化的人移民華東三省,一律可免費分配住房一套,未找到工作前,政府配給生活物資。
民政部敢出臺這樣的法案,是因為夏鈞動員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