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4/4 頁)
系統,同時加強農改。
電力方面中華帝國也有大手筆,在西南地區規劃出了一個水電站叢集,大量中型水電站被納入建設計劃。
這是一次全面性的掃尾,這次掃尾之後,中華帝國的基礎設施就非常完善了,這個國家也就徹底的脫胎換骨了。
至於這些工程要多少錢,這不在考慮之中。
錢不夠,可以增發紙幣,瘋狂的印票子,同時一定程度上增加稅收。
再則這些工程建設的利潤,大頭都被華東集團拿走了,相當於是流回政府口袋了,這些利潤又被華東集團投入到改良生產力、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
第一卷 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
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
中華帝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讓美國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感覺不可思議。
只是不到三年時間,中華帝國就放棄了收割,而轉手恢復經濟,等於是到嘴邊的肉不吃,他們絕不相信中華帝國用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把整個社會的有價值財富都收割完全。
然而這也體現出了雙方目的性的不同。
美國的銀行家們的目的性是加強壟斷,以讓他們徹底掌控這個國家的經濟。
而中華帝國的目的性雖然一定程度上也有加強國家壟斷的意味,但中華帝國的目的性是戰爭。
贏得戰爭
要想贏得戰爭,就得不斷建設,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力量。
至於壟斷什麼的,現在這個程度也不差了,本身中華帝國就是一個工業體系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在工業發展工程中,華東集團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壟斷,只是在土地等不動產方面掌控還不夠而已。
壟斷也不急於一時,這次經濟蕭條,點到即止。
想著繼續接收不動產,還不如早點結束經濟蕭條,恢復國民建設,早一年就能建設不少工程,就能增加不少戰爭潛力。
中華帝國不可能像美國那樣讓經濟蕭條五年,中華帝國等不了五年。
中華帝國此時再次瘋狂的印鈔票,並上馬大量的工程,再次讓國民繼續瘋狂的投入建設當中。
這是一種邊養邊宰的發展模式,不如泡沫經濟那樣繁榮,也不如泡沫經濟那樣崩潰得粗暴。
隨著中華帝國國企壟斷了諸多行業,這種瘋狂印鈔票的發展模式是很有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