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4/4 頁)
她厭倦了“不死不活的養著”的日子,終於橫下心來,早點結束這樣的日子。
後 記
本書的初稿,早在一九八六年八且便已完成。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問世。後來,在一九八八年初、刪去書稿後半部,只用了此書前面的一小部分——大約八萬字篇幅。寫至一九三七年八月江青離滬前往延安為止。總算得以出版。不過,顯得跟《張》、《王》、《姚》、《陳》諸書太不相稱,那四本均是三十五萬字左右,以至四十萬字。
《江》經過多次修改、補充,現在終於得以付梓,我也終於了卻一樁心願。全書五十餘萬字,是“文革”人物系列長篇中篇幅最宏大的一部。
筆者以為,江青是中國當代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她的傳記涉及中國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因此,史實必須準確。本書應當是一部嚴肅性史著,而不是“野史”之類。正因為這樣,筆者查閱、影印了幾乎所有的江青著作以及有關江青的數以百計的文獻,進行詳盡考證,以去除種種訛傳。
筆者訪問了數十位江青歷史的知情人,內中有:
鄭君裡夫人黃晨;
當年江青在上海所借住的房子二房東許慕貞之女傭秦桂貞;
江青前夫黃敬(即俞啟威)之胞妹俞瑾;
江青前夫唐納之摯友夏其言;
江青當年在滬時的黨支部書記,極為重要的知情人徐明清(即王觀瀾之妻);
毛澤東的兒媳劉松林、機要秘書高智、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為毛澤東侍讀的蘆獲教授;
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王稼祥夫人朱仲麗(《江青秘傳》作者);
當年“中央文革”的成員們——組長陳伯達,副組長劉志堅,組員王力、關鋒、戚本禹;
筆者還實地走訪了江青當年在上海的住處,走訪了西安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延安的鳳凰山、楊家嶺、王家坪、棗園以及中共中央黨校舊址、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走訪了北京中南海毛澤東、江青住處。
本書的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