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因此,在十名主犯之中,只有“四人幫”那四人仍在獄中。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香港《文匯報》、《明報》報道了中國司法部官員答記者問。
這位官員說,現年七十四歲的江青,最近因患嚴重的老年性疾病,目前正在獄中接受治療。他否認了某青年雜誌所說江青已被放出治療喉癌的報道。
從以上逐年的關於江青的報道,大致可以勾畫出江青晚年的概況。
女兒李訥一次次前去探監
江青晚年,她的唯一的直系親屬是女兒李訥——毛澤東和她所生的女兒。李訥獲准一次次前去探望江青……
一九六五年暑假,李訥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在《解放軍報》社當編輯。
一九六六年,父親毛澤東發動了“文革”,母親江青一馬當先,成了“文革先鋒”。那大浪大潮,把李訥也捲了進去。憑著李訥那“響噹噹”的背景,才二十六歲的她,擢為《解放軍報》總編輯。此時,她化名“蕭力”,亦即“小李”的諧音。
不過,李訥沒幹多久總編輯,就被毛澤東調去當聯絡員。確實,她當聯絡員倒是最為恰巧。她的年歲,跟紅衛兵相仿。穿一身軍裝,可以隨便進出各大學,“摸”來準確的、第一手情況,向父親彙報,使毛澤東瞭解“文革”的脈搏。
一九七○年,毛澤東讓“蕭力”到井岡山那裡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鍛鍊。
在那裡,發生了一樁意想不到的事:年已三十的李訥,跟“五?七”幹校中的小徐相愛了。小徐是在北戴河管理處當服務員,父親是山海關車站的扳道工。李訥會愛上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夥子,卻不是“門當戶對”的高幹子弟,訊息傳出,人們頗為震驚。
毛澤東並不計較小徐的“身份”,應允這門親事,還送了一套馬恩全集作為結婚禮物。毛澤東同意了,江青也只好表示同意。不過,婚後不久,李訥和小徐性格不合,志趣也不同,感情產生裂痕,彼此分居。但李訥已懷孕,生下一子;取名“李小宇”。
李訥回到北京。從一九七四年起,她先是擔任中共平谷縣委書記,後來成為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第一書記是吳德)。不過她身體欠佳,她的母親沒有派她當毛澤東聯絡員,而是從遼寧調來了毛遠新。這麼一來,她倒沒有捲入“四人幫”的政治陰謀。
毛澤東去世,江青被捕,李訥那特殊背景一下子消失了,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當不成了。她跟兒子默默地在北京過著平常人的普通生活。
一九八五年,經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介紹,她和王景清結婚。王景清在四十年代,曾在延安中央警衛團工作。後來他擔任怒江軍區參謀長,跟妻子離異。王景清為人憨厚、善良,細心地照料李訥,使她在孤寂中得到了安慰。
李訥和王景清一起去秦城監獄探望,江青對新女婿表示滿意。
他們每次去秦城監獄,是坐公共汽車去的。一往一返便是一整天。
江青見到女兒、女婿,還是高興的。江青的腿腳有點不大靈便,往往要扶著牆壁走路,但氣色還不錯。最使李訥感到不快的是,江青極易發怒,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為一兩句無關緊要的話,為芝麻綠豆小事,江青會發火。
儘管來去那麼勞累,見面又往往不愉快,李訥和王景清還是一次次去看望江青……
以自殺告終
江青最後以自殺告終,有點出人意料。
關於江青自殺的訊息,是由新華社釋出的,全文如下:
新華社(一九九一年)六月四日電本社記者獲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江青,在保外就醫期間於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四日凌晨,在北京她的居住地自殺身亡。江青在一九八一年一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九八三年一月改判無期徒刑,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保外就醫。
江青終年七十七歲。
江青的自殺,使人感到意外,是因為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促成她自殺:罪已經定了,刑已經判了,不存在“畏罪自殺”。何況,當法庭宣判她“死刑”,她未及聽清“緩期二年執行”,就大叫大鬧起來,表明她是怕死的。
一九九一年——她已經被捕十五個年頭了!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加上疾病的折磨,她終於不想再活下去了!
其實,如同她當年“鼎盛”時,對張玉鳳說過的:
“將來我是準備殺頭、坐牢的,這個我不怕。也可能不死不活的養著,這個難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