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第三次是在1636年,皇太極命阿濟格統率大軍,破居庸關入長城,直搗河北,一路打得明軍狼奔豕突,與明軍作戰56次,攻下12城,俘獲人畜十幾萬,後經冷口關出長城北還。
第四次是在1638年,多爾袞由青山關入關,嶽託由牆子嶺入關,在華北大地上縱橫掃蕩。明朝督師盧象升率軍在河北鉅鹿迎擊清軍,兵敗陣亡。與袁崇煥、熊廷弼齊名的抗清名將孫承宗率百姓堅守高陽,也城破陣亡。清軍一共攻下一府三州五十七縣,包括山東省府濟南,擄男女五十餘萬和大量牲畜財物,然後出青山關而歸。
第五次是在1642年,皇太極以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從牆子嶺入關,一直打到山東兗州,又分兵攻陷登州、萊州、莒州、沂州(臨沂)、海州,共計攻下八十八城,降服六城,擄男女三十六萬,掠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百萬兩,最後由牆子嶺出關還師。
300年後的人民解放戰爭中,遼瀋戰役結束後,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也並不是從山海關入關,而是經熱河透過西面的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關等路線,橫越長城進入華北。當時,擁有60萬軍隊的華北國民黨軍,並沒有在山海關集結重兵防守,只在這裡放了一個軍的兵力,就是估計到東北野戰軍可能從其他路線進關,屯重兵于山海關無益。在山海關放置的兵力,也僅僅是起警戒作用。後來當山海關守軍發現東北野戰軍先頭部隊已自熱河進關後,驚慌失措,害怕後路被抄,趕緊向天津撤退,將山海關也讓給瞭解放軍。
透過古北口、喜峰口和冷口關等道路入關的東北野戰軍10個步兵縱隊,將近70萬兵力,攜帶著大量火炮、汽車等重灌備,仍然透過了崎嶇不平的山路,跨過長城防線,有如神兵天降,出現在華北地區,直指平津。從這一歷史事實,人們不難想到:明末以騎兵為主,並無重灌備需要馱運的清軍要從這些路線長驅直入華北,更是容易得多。
明清軍隊戰力對比
明末,軍備廢弛。中國歷史上有一條鐵律:歷代王朝的軍隊只有在經歷開國時的南征北討,或是外患深重時的長期惡戰,才能錘鍊成雄師銳旅。而長期的和平歲月後,由於農耕文化優裕生活的消磨和統治者重文輕武政策的影響,軍隊的驍勇之氣消失殆盡。例如宋軍在宋太祖開國之初,是一支能征慣戰的勁旅,平荊南,滅後蜀,定南漢,克南唐,所向無敵。到了金軍對北宋發動進攻時,宋軍早已失去當年的驍猛,許多官兵連馬都騎不上去。
明軍的情況也並無二致。立國之初,軍隊久經征戰,精銳無比,因此能多次北掃大漠,令元軍殘餘喪魂落魄。此後200多年間,由於北方蒙古的四分五裂,明朝沒有如漢代匈奴、唐代突厥那樣的大敵,使明軍缺少大戰惡戰的歷練,戰力遠不如前。一旦努爾哈赤崛起於白山黑水,明軍在與剽悍的八旗兵較量中就處在下風。後金時期和清初時的八旗兵,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善戰之師。生長在寒冷關外的女真人,刻苦耐勞,能騎善射,經過努爾哈赤的組織編練,使八旗軍成為一支“威如雷霆,動若風發”的雄悍勁旅。明軍與其作戰,幾乎無役不敗,以致名將袁崇煥認為“只有憑堅城用大炮”才能抵擋清軍。袁崇煥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固然暫時阻擋了八旗軍的兵鋒,但也滋長了明軍過分依賴“烏龜殼”的思想,日後主要憑藉堅城以大炮遠射,而不敢冒鋒犯鏑與清軍野戰,無法磨鍊出像衛青、霍去病馳騁大漠建功沙場的鐵騎雄師來。
袁崇煥曾設想明軍以構築城堡方式,步步向前推進,壓迫努爾哈赤。按照這種戰略,明軍要很長時間才能把戰線推進到松花江邊,而戰事久拖不決,自然使人民的軍費負擔加重。如果是在別的朝代,這個戰略或許行得通。如唐朝初年曾長期與突厥等民族作戰,並未拖垮國家的經濟,反而打出了一個空前繁榮富裕的盛世。但明朝末年,土地集中達到駭人聽聞的程度,民不聊生的社會已無法承受“遼餉”的沉重負擔。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遍地開花,明朝從此在“遼餉”外又多了“剿餉”和“練餉”。明軍既要對付關外的八旗兵,又要圍剿關內的起義軍,顧此失彼,“不徵流賊,即徵夷虜;不戰於邊,即戰於腹。馳驅數千裡,經歷彌歲月,炎風朔雪,飢寒凍餒”。節制三鎮的明朝總督洪承疇是農民軍的勁敵,他曾擒殺闖王高迎祥,在陝西潼關將李自成殺得只剩七騎逃入商洛山。他取得大勝後,被明政府調往遼東前線。洪承疇毫不規避清軍鋒芒,結果統率的14萬精銳兵馬被八旗軍殺得幾乎片甲無存。他指揮的這支明朝最大的作戰兵力的覆滅,使明朝喪失了抵抗清軍和###農民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