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業完成任務,因為這些企業有現金。
去年在某市,我們曾被一個工商所毫無理由地罰了50萬元,不繳這50萬元就不讓在當地賣產品。所以只好繳罰款,誰知剛過一個月,另外一個工商所也說任務沒有完成,要求向他們繳50萬元。我們只有忍氣吞聲,做企業的,尤其是做民營企業的,要想活的話只能低著頭。
第六種死法是法律制度上的彈性。很多事,你這麼說是件好事,但換一種說法很可能就是違法犯罪。再加上法律制度的不合理,使你不得不違規。比方說,以前規定進口計算機必須要有批文,可是民營企業根本拿不到批文,你想做計算機只能花錢買批文。而按照有關規定,買批文是違法的,你要麼不做,要做就要違法。其他行業同樣有很多這樣類似的情況。
第七種死法是被騙。有時候一個企業的資金被騙後會出現現金短缺,甚至整個企業會一蹶不振,而對民營企業來說,法律的保護很有限。
第八種是紅眼病的威脅。紅眼病多謠言就多,有關企業的謠言還算是好的,最怕就是關於產品的謠言,謠言一起,產品馬上就賣不出去了。
第九種是黑社會的敲詐。企業做好了,就會有黑社會的敲詐,除非是特別大的企業。
第十種死法是得罪了某一官員,該官員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給企業的發展製造障礙。
第十一種死法是得罪了某一刁民也有可能把企業搞死,比如說他在產品中投毒。
第十二種死法,遭遇造假。假貨越多,影響銷量是一個方面,最關鍵是影響聲譽。在江蘇某地,有一個比較大的造假窩點,家家戶戶造假,去打假沒用的,當地有地方保護。後來,我們請來外地的公安,當場查封價值幾千萬元的假產品及造假裝置,人贓俱獲。可結果呢,人家當地公安要求把人送回去,送回去就被放掉了,然後繼續造假。現在,我們見到假貨根本沒辦法,只好自己買回來。
第十三種死法,企業家的自身安全問題。我已接到過不少的恐嚇電話,這樣的電話,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從沒有出現過。
加強核心競爭能力之後,在標準化方面再努力努力
《贏在中國》第三賽季晉級篇第一場,選手王品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