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中國好的產品很多,並沒有做得成功,這就和策劃方案有關了。
第三個因素是方案要有好的團隊去實施。
當時我們本來想靠這個產品去救珠海巨人,因此要選一個特別好的產品才行。在學術界我們查過八千多篇論文,有七千多篇論文對它是充分肯定的。理論上站得住腳,這個沒有問題。
更重要的是,保健品最怕別人吃過之後說“吃和不吃一個樣”。能讓消費者服用之後立馬有感覺的產品本來就少,當時我們差不多有近10個這樣的產品備選,選中它就是因為見效最快。
記者:為什麼媒體對它有那麼多的爭議?
史玉柱:媒體報道負面的多,但負面的口碑基本沒有。為什麼那時候報道得那麼兇,這個產品並沒有下去?腦白金賣了8年了,還是在按照原來的趨勢穩步增長。
如果真像他們說的那樣,就算沒有負面報道,肯定也不行了。而我們的消費者是很穩定的。
這些負面的報道往往都不用消費者的素材,而用一些所謂的專家觀點。專家也是隔行如隔山,我認為最有發言權的是兩類人物:一類是服用過的消費者,一類是專項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專家。真正在這個領域有研究的國內也就二三十個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個企業應該從小開始做事就要規範
一個企業應該從小開始做事就要規範,哪怕影響了發展速度
《贏在中國》第三賽季晉級篇第一場,選手符德坤,參賽專案是吉喜利會員網上購物中心,利用影片專利技術,實現網上購物視覺化,並採取線上線下雙重連鎖解決交易信任問題。
·············語錄解讀·············
史玉柱:別人如果要給你投資的話,現在會覺得你的企業不規範,同一幫人在三個公司任職。
符德坤:現在我的企業說實在的就不能像三位在座的評委那個樣子,應該理解為草根創業者,尤其是在初始階段,必須這樣做。
史玉柱:這是能理解的,但是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他是不敢投的。
符德坤:我現在在你還沒投我之前,你馬上讓我正規的話,我實在太難正規了,一正規我就要增加成本,史總覺得剛上市錢多,扔1 000萬給我吧,那個時候我可以正規。
史玉柱:我提個建議,就是我感覺你做事有可能不規範,一個企業應該從小開始做事就要規範,哪怕影響了發展速度,你看馬雲啟動上市,到上市用了6個月,我這個公司啟動到正式上市也用了6個月,現在開始你要有強烈的規範意識。
民營企業的13種“死法”
2001年2月15日,當“巨人”還錢行動告一段落時,處於媒體聚光燈照射下的史玉柱來到了北京,並在泰山產業研究院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語錄解讀·············
史玉柱: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個民營企業,至少有13種方法,這裡面還不包括出於企業內部的原因,比如經營不善等。
史玉柱:不正當競爭是第一種死法。競爭對手如果想整你,你在明處,他在暗處,很容易整死一個企業。誣告、打官司等破壞你的聲譽,方法很多。2001年秋天,全國有一半省會城市的人大、政協突然每天都能接到有關腦白金產品的投訴,這導致銷售受阻。
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有些競爭對手在每個城市都僱了幾個人,這幾個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寫針對腦白金的投訴信。事情被發現後,投訴信隨即就消失了。
第二種死法是碰到惡意的“消費者”。我們曾碰到湖北有個人,身體某個地方骨質增生就怨廠家。
第三種死法是媒體的圍剿。比如說媒體一旦圍剿銀行,銀行運轉再健康,它說你已經資不抵債了,儲戶只要去提錢,銀行肯定完蛋。
第四種死法是對產品的不客觀報道。在藥品和保健品領域裡,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100%有效,如果70%~80%有效就比較好了,如果90%有效,產品就稱得上優秀,如果媒體只報道10%無效的,產品馬上完蛋。這是因為,在中國,說產品不好的時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第五種死法是主管部門把企業搞死。產品做大了,哪怕有萬分之一的不合格率,就被投訴到主管部門,就有可能被將整個產品的批文吊銷了。比如說工商局,每年是有罰款任務的,到年底任務完不成,就只能找做得好的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