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部、政治部和魯南區黨委(1940年4月,魯南地委改為魯南區黨委)都分散活動。羅榮桓率領師政治部機關,只帶一個連,單獨行動。
一次,嶧縣支隊的負責人王六生聽說羅榮桓身邊只有第3連,就在附近活動。他們感到太不安全,立即派人送信給羅榮桓,說明他們帶了兩個連,願意擔負保衛師首長和領導機關的任務。羅榮桓回信說,他不需要警衛部隊,要他們按原定計劃,轉移到外線去打擊敵人。在那種特殊的情況下,115師的領導和機關經常是以小單位分散活動,這樣做是為了適應游擊戰的特點,但也確實很危險。
機關的特點是知識分子比較多,而參加過實戰的人相對較少,為了能夠適應這種分散活動的環境,機關的非戰鬥人員也必須學會作戰的基本技能。同時很多部門還要同時兼做多項工作,羅榮桓便讓政治部的人兼做司令部的工作,組織部兼作戰科工作,敵工部、保衛部兼偵察科工作,宣傳部負責訓練群眾進行遊擊戰。他又把機關幹部、戰士劇社的演員和機關勤雜人員,分別組成遊擊小組,有的擔任警戒,有的外出偵察敵情。有一次,羅榮桓派組織幹事周之同和一個油印員換了便衣出去偵察。他們沒有偵察的經驗,羅榮桓就教給他們如何分辨敵人的馬蹄印、炮車印,如何監視敵人和如何及時報告。就是這樣,羅榮桓雖然只帶了1個連,但卻準確地掌握著敵情,有時在幾路敵人的結合部穿插而過,有時尾隨一路敵人,不即不離,與敵人“捉迷藏”。
但是,也有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天拂曉,人們還沒有起床,哨兵突然發現北面有敵情。這時,3連已離開政治部執行其他任務了。保衛羅榮桓和政治部機關的只剩下1個警衛排加1個班。羅榮桓命令1個班掩護政治部機關向南轉移,他帶另外3個班爬上村旁的山頭,監視敵人的行動。這時,在東北角和西北角兩面都發現了敵人,正面被山擋著看不清楚。
突然間,羅榮桓發現山下有幾匹無人看守的大洋馬,便對警衛班長羅貴明說:“你們派幾個人下去看看,把洋馬牽來。”
那時候馬匹可是寶貝。八路軍沒有機械化部隊,也沒有裝甲部隊,騎兵就是主要的突擊力量,馬匹的多少已是衡量一支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標誌,並且馬也是八路軍和大多數日軍指揮員的坐騎。現在部隊指揮官有越野汽車,那時候連日軍都沒有,就別說八路軍了。八路軍行軍打仗,幹部們主要是騎馬。日軍的馬個頭大、體壯,要比中國產的馬威風得多,因此是很多八路軍指戰員理想的坐騎。羅榮桓也不例外。在那種惡劣的情況下,他還是對山下的幾匹大洋馬眼熱起來。
警衛班的三個戰士悄悄地繞到山下,摸到大洋馬附近偵察情況。這一看不要緊,幾個戰士驚出一身冷汗來。原來敵人的大隊人馬都隱蔽在山溝裡,就在離那幾匹馬不遠的地方。
他們急忙趕回山上,向羅榮桓報告所發現的情況。
羅榮桓畢竟身經百戰,他聽了以後,不慌不忙地說:“不要著急,山下的敵人還沒有發現我們,再等一等。”
事情果然不出羅榮桓所料。正面山下的敵人近在咫尺,卻沒有發現八路軍。兩翼的敵人雖然距他們的直線距離很近,但“看山跑死馬”,山路崎嶇,一時還過不來。羅榮桓舉起望遠鏡,沉著地觀察著,敵人越來越近了:500米、400米、300米……當羅榮桓預計政治部已轉移到安全地帶,敵人相距已不到200米時,他才轉移。羅榮桓面臨強敵如此鎮定沉著,泰然自若,給部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治部的幹事們都說:跟著羅政委最安全,用不著擔心。在反“掃蕩”中,機關幾乎天天轉移,隨時都有與敵人遭遇的可能,但大家按照羅榮桓的要求,“該開會的開會,該出報的出報”,機關日常工作一直沒有停頓過。
115師機關在內線與敵人周旋的同時,第686團、蘇魯支隊、教導大隊以機動靈活的戰術,在外線狠狠打擊日軍,有力地牽制了在中心區進行“掃蕩”的敵人。日軍遭到的損失越來越大,最後不得不把正在進行“掃蕩”的一部分部隊撤了回去。
在這次反“掃蕩”結束時,羅榮桓總結了經驗。5月14日,他在葫蘆套召開的幹部會上說,要普遍組織遊擊小組,“凡屬我們的部隊及機關都要這樣做……我們自己先做出一個榜樣來,我們要大力宣傳,大力鼓吹。”他認為,機關人員“除了固定職務工作外,還要接受軍事鍛鍊……將來可以出現大批的有作為的指導員幹部。”
羅榮桓還指出,敵人“利用青黃不接、部隊與群眾糧食困難之際來掃蕩山區,我們是有辦法克服的。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