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利息估算,每年僅償還利息就高達2 萬
2000 億美元。
問題是這樣的債務已經到了無法償還的程度,而債務又必須被償還,如果不是欠錢的人還,
就是借錢的人還,更糟的是,最後會由辛勤勞動的世界各國納稅人來償還。
7。 “經濟刺客”與石油美元回流(The Recycling of Petrodollars)
1973 年10 月6 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同時對以色列發動進攻。果然不出
國際銀行家所料,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政策,10 月16 日中東地區的伊朗、沙特和4 個
阿拉伯國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時宣佈油價上漲70%。此舉對70 年代以後的世界格局造成了
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科威特的阿拉伯國家部長會議上,伊拉克代表強烈要求鎖定美國為主要打擊目標,他建議
其他國家一起沒收美國在阿拉伯國家的商業財產並實施國有化,對美國進行石油禁運,從美
國的銀行系統中撤出所有資金,他認為這將造成美國陷入29 年以來的最大經濟危機。雖然這
些過激的提議沒有被採納,但在10 月17 日他們達成了削減5%的石油產量,並持續每月減少
5%的產量,直至他們的政治目標得以實現。
10 月19 日,尼克松總統要求國會立即向以色列提供22 億美元的緊急援助。10 月20 日,沙
特和其它阿拉伯國家宣佈完全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國際石油價格應聲暴漲,從1970 年的
1。39 美元一桶原油衝到1974 年的8。32 美元。雖然石油禁運只持續了5 個月到1974 年3 月
結束,但是,這次事件極大地震動了西方社會。
國際銀行家則千方百計地謀劃讓流進沙特等國的石油美元必須流回美國。
經過仔細分析,美國決定採取“分而制之”的策略,從內部分化和瓦解中東石油出產國。而主
要突擊方向被選定為沙特。沙特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盛產石油,地處中東腹地,伊朗、
敘利亞、伊拉克、以色列等強鄰環伺,軍事防禦力量極端單薄,沙特王室有一種深刻的不安
全感。洞察了這一弱點之後,美國向沙特提出了很有吸引力的拉攏條件,全面的政治支援,
必要時的軍事保護,並提供技術支援、軍事訓練,以確保沙特王室永續存在。條件是,石油
交易必須以美元結算,沙特必須用賺來的石油美元購買美國國庫券,確保美國的石油供應,
石油價格波動必須經過美國認可,如果伊朗、伊拉克、印尼或委內瑞拉對美國進行石油禁運,
沙特有義務彌補由此產生的石油供應量缺口,沙特還需要從中“勸阻”其它國家對美國的石油
。onefx/bbs
禁運。
“經濟刺客”帕金先生被派往沙特去做這個計劃的具體操盤手。作為一家世界著名工程公司
“首席經濟學家”的帕金先生的任務就是“盡最大的想象力來使大量投資在沙特經濟中顯得非
常有前景,前提是,必須由美國的工程和建築公司中標。”
'7。23'
在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帕金突然產生了一個靈感,沙特首都利雅得大街上的羊群與現代
化的氣息差距太大,大規模城市建設能夠賺回很多石油美元。另一方面,帕金深知歐佩克成
員國的經濟學家大聲疾呼要求對石油進行深加工,擁有自己的石油精煉工業,以獲得比出售
原油更高的利潤。帕金想到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從處理羊群入手,石油美
元收入可以用來支付美國最昂貴的現代化的垃圾處理裝置,美化利雅得的市政建設也需要大
批高精尖的美國產品。在工業方面,石油美元將被用於運輸原油,加工原油的基礎設施方面,
巨大的石油加工工業區將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它們的四周則是大型工業園,大型發電廠,變
電輸電系統,高速公路,石油管道,通訊系統,機場,海港改造,和與之配套的巨大的服務
業體系。
在帕金的計劃中分成了兩大類專案,一類是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