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
轉而授權財政部發行自己的“美國zf 券”(United States Notes),又稱綠幣(Greenback)。
1862 年2 月透過的法幣法案(Legal Tender Act)授權財政部發行1。5 億綠幣,隨後又於1862
年7 月和1863 年3 月,再度被授權發行1。5 億綠幣,在內戰期間,綠幣總共發行了4。5 億。
林肯綠幣的發行就像捅了國際銀行業的馬蜂窩,銀行家們對此深惡痛絕,正相反,普通人民
和其它工業部門則對綠幣持非常歡迎的態度,林肯綠幣在美國貨幣系統中一直流通到1994
年。
1863 年,當戰爭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林肯需要更多的綠幣去贏得戰爭,他為了獲得第三次綠
幣發行的授權,不得不向國會的銀行家勢力低頭,做出了一個重要的妥協,簽署了1863 年《國
家銀行法》。該法案授權zf 批准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發行統一標準的銀行券(除了發
行銀行名稱不同),這些銀行實際上將發行美國的國家貨幣。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銀行以
美國zf 債券(Government Bond) 作為發行銀行券的準備金(Reserve),實際上將美國的貨
幣發行和zf 債務死鎖在一起,zf 將永遠不可能還清債務。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斯。加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 就曾一針見血地指
出:“在內戰結束以後的許多年裡,聯邦zf 財政每年都獲得了大量盈餘。但是,它卻無法還
清它的債務,清償發行出的zf 債券,因為這樣做意味著沒有債券去做國家貨幣的抵押。還清
債務就等於摧毀了貨幣流通。”
國際銀行家把英格蘭銀行模式複製到美國的陰謀終於得逞了。從此償還美國zf 永久的和永遠
增加的債務利息,就像一根絞索牢牢地套在美國人民的脖子上,越掙扎越緊。到2006 年,美
國聯邦zf 共欠下8 萬6 千億美元的天文數字的債務,平均每一個四口之家,要攤上11 萬2
千美元的國債,而且國債總額正以每秒2萬美元的速度增長!美國聯邦zf 對國債利息的開支
僅次於健康醫療和國防,2006 年將達到4000 億美元之巨。
從1864 年開始,銀行家們可以世世代代享用國債利息這一美餐。僅僅是由於zf 直接發行貨
幣還是zf 發行債券而銀行發行貨幣這一點看似不起眼的差別,就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不
公平。人民被迫向銀行家間接繳稅,為了原本是他們血汗勞動所創造的財富和貨幣!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由zf 直接發行貨幣的國家。zf 和人民為此而
節省下來的鉅額利息開支是中國能夠高速長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人提出要學
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人民銀行必須用zf 的國債作為抵押來發行人民幣,中國人民就需要
當心了。
。onefx/bbs
林肯並非不知道這個永久的威脅,只是迫於眼前的危機不得不做出的權宜之計。
林肯本來打算在1865 年獲得連任之後廢除該法案,結果他大選獲勝之後僅41 天就被刺殺。
銀行家們在國會的勢力乘勝追擊,必除掉林肯的綠幣而後快,1866 年4 月12 日,國會透過
了《緊縮法案》(Contraction Act),試圖召回所有的流通中的綠幣,兌換成金幣,然後把
綠幣踢出貨幣流通領域,恢復國際銀行家佔絕對優勢的金本位體系。
在一個剛剛經過空前戰爭浩劫百廢待興的國家,沒有比實施緊縮貨幣更為荒謬的政策了。貨
幣流通量從1866 年的18 億美元(每人50。46 美元),降到1867 年的13 億美元(每人44。00
美元),1876 的6 億美元(每人14。6 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