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5 頁)
幣流通量從1866 年的18 億美元(每人50。46 美元),降到1867 年的13 億美元(每人44。00
美元),1876 的6 億美元(每人14。6 美元),最後降到1886 年的4 億美元(每人6。67 美元),
在美國戰爭創傷亟待醫治,經濟急需恢復和發展,同時人口大量增加的時期,卻人為造成貨
幣供應嚴重短缺。大多數人民總是覺得繁榮和衰退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但事實上操縱在國際
銀行家手中的貨幣供應時緊時鬆才是問題的根源。
1872 年冬,國際銀行家們派出歐內斯德。塞德(Ernest Seyd)帶著大筆金錢從英國來到美
國; 透過賄賂促成了《1873 年硬幣法案》(Coinage Act),史稱“1873 年惡法”(Crime of
1873),歐內斯德本人起草了法案全文,該法案把銀幣從貨幣流通中踢了出去,金幣成為了
貨幣中唯一的主宰。這一法案無疑對本已嚴重短缺的貨幣流通造成了雪上加霜的效應。事後,
歐內斯德本人洋洋自得地說:“我1872 年冬去了一趟美國,我確保了廢除銀幣的硬幣法案的
透過。我所代表的是英格蘭銀行董事們的利益。到1873 年,金幣成為了唯一的金屬貨幣。”
事實上,廢除銀幣在國際貨幣流通領域的作用是為了確保國際的銀行家們對世界貨幣供應量
的絕對控制力,相對於越來越多的銀礦發掘,金礦的勘探和產量要稀有得多,在完全掌握了
世界金礦開採之後,國際銀行家當然不希望難以控制的銀幣流通量來干擾他們主宰世界金融
的霸權地位。所以從1871 年開始,白銀在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被
普遍廢除,導致各個國家的貨幣流通量大幅緊縮,從而引發了歐洲長達20 年的嚴重經濟大衰
退(Long Depression 1873 … 1896)。
在美國,《緊縮法案》和《硬幣法案》直接觸發了1873 到1879 年的經濟大衰退。在三年時間
裡,美國的失業率高達30%,美國人民強烈要求回到林肯綠幣和銀幣共同構成貨幣的時代。
美國民眾自發成立了白銀委員會(US Silver mission), 綠幣黨(Greenback Party)等
組織, 推動全國恢復銀幣和金幣雙軌制,重新發行受到人民歡迎的林肯綠幣。美國白銀委
員會的報告指出:“黑暗的中世紀時代正是由於貨幣短缺和價格下降所造成。沒有貨幣,文
明就不可能發生,貨幣供應減少,文明必將消亡。在羅馬的基督徒時代,帝國共有相當於18
億美元的金屬貨幣流通,到了15 世紀末,(歐洲)的金屬貨幣流通量只剩下了2 億美元。歷
史表明沒有任何災難性的變化能夠與從羅馬帝國變為黑暗的中世紀相比。”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銀行家協會(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的態度。該
協會在發給所有會員的信中指出,
“我們建議你們竭盡全力去支援著名的日報和週刊,特別是農業和宗教方面的媒體,堅決反
對zf 發行綠幣,你們要停止資助那些不願表示反對zf 綠幣發行的候選人。廢除銀行發行國
家貨幣或恢復zf 發行綠幣都將使(國家)能夠向人民提供貨幣,這將嚴重傷害我們作為銀行
家和放貸者的利潤。立刻去約見你們地區的國會議員,要求他們保護我們的利益,這樣我們
。onefx/bbs
就能夠控制立法。”
1881 年,在一片經濟蕭條之中上臺的美國第二十屆總統傑姆斯。加菲爾德已經明確地把握住
了問題的要害,他說道:
“在任何一個國家裡,誰控制著貨幣供應,誰就是所有工業和商業的絕對主人。當你明白整
個(貨幣)系統非常容易地由極少數人用這樣或那樣的方法來控制時,你就不用別人告訴你
通貨膨脹和緊縮的根源了。”
這番話落地才幾個星期,加菲爾德總統就被另一個“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