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統一思想”、“協調步伐”的作用。
三邊委員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遺餘力地宣揚“世界政府”和“世界貨幣”的宏偉理想,最終為
一個倫敦-華兒街軸心控制之下的“新世界秩序”鋪平道路。1975年三邊委員會在日本東
京召開,在一份名為《重塑世界貿易與金融概要》(An Outline for Remaking World Trade and
Finance)報告中指出:“緊密的三邊(美、歐、日)合作,維護和平,管理世界經濟,培
育經濟發展,和減少世界貧困,將增加和平過渡到一種世界系統的機會。”
三邊委員會與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吸納了當時的經濟後起之秀日本的諸多
知名企業家和銀行家,擴充了“世界精英”的基礎。國際銀行家們非常懂得不斷“吸收新鮮血
液”對未來的“世界政府”“世界貨幣”和“世界稅收”這一“偉大事業”的重要性。後來隨著亞洲
其它國家和地區逐步發展起來,這些地區的“精英分子”也成為國際銀行家們青睞的物件。
問題不是一個“世界政府”到底好不好,而是誰主導這個“世界政府”,它是否能真正實現世界
範圍內的普遍富裕和社會進步。從200多年來的社會實踐來看,普羅大眾似乎指望不上“精
英們”的許諾。
經過許許多多的戰亂和衰退,小老百姓們終於搞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經濟自由,政治自由
只是擺設;沒有經濟平等,民主制度也就失去了根基,成了任金錢玩弄的道具。
如果說自由的本質就是人民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力,那麼未來的“世界政府”的道路只有一條,
“世界精英”已經替世界人民選擇了好了。按照保羅。沃伯格之子,銀行家傑姆斯。沃伯格的話
說:“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世界政府,無論人們是否喜歡它。唯一的問題是這個世界政府究竟
是經由(和平的)共識或是(武力的)征服來產生。”
第七章誠實貨幣的最後抗爭
1。 總統令11110號(Executive Order 11110 ):肯尼迪的死亡證書
。onefx/bbs
對於美國人來說,1963 年11 月22 日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肯尼迪總統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
斯市遇刺身亡。噩耗傳來,整個美國都陷入了震驚和悲傷之中。幾十年以後,人們在說起這
一時刻時,很多人都能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在幹什麼。究竟是誰,為什麼刺殺肯尼迪至今仍
眾說紛紜。美國官方的沃倫委員會的最終結論是一個名叫奧斯瓦德的兇手單獨作案,但是此
案的疑點實在太多,幾十年來社會上流傳著各種陰謀論。
最明顯的疑點是兇手被警方抓獲不到48 小時,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另一名猶太殺手近距離槍
殺,上百萬人在電視機旁看到了謀殺全過程,而該兇手的動機竟然是“要向全世界的人展示
猶太人的膽量”。
另一個巨大的疑點是到底幾個人參與了謀殺肯尼迪,沃倫委員會的結論是奧斯瓦德在5。6 秒
的時間裡連發三槍,其中一發子彈打飛,一發擊中肯尼迪的頸部,另外一發致命的子彈命中
頭部。幾乎沒有人相信奧斯瓦德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準確射擊三次,更奇怪的是打中肯尼迪
的頸部的子彈是先擊中了肯尼迪後,再射中坐在肯尼迪前方的德州州長的,而這樣的機率幾
乎為零,所以人們稱之為一發“神奇的子彈”。更多的專家相信,不只一人從不同的方向朝肯
尼迪開槍,而且不止三發子彈。
據後來護衛肯尼迪車駕的一名巡警回憶,“當肯尼迪在機場忙著和歡迎的人群握手時,約翰
遜(副總統)的秘密特勤(Secrete Service)走過來給我們做安全工作指示。最讓我吃驚
的是他們說總統在德利廣場(刺殺現場)的行車路線臨時作了修改。如果保持原來的路線,
殺手可能完全沒有機會下手。他們還給我們下了一個聞所未聞的命令,通常情況下,我們四
個摩托護警應該緊靠總統座車的四周,但是他們這次讓我們全部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