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及到通用電氣公司的創始人托馬斯·愛迪生,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以及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S象限的人希望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B象限的人則往往尋找該領域的佼佼者加入到自己的團隊中來。在“富爸爸”系列叢書的前幾本中,我曾經提到亨利·福特的例子,亨利·福特在自己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比自己更聰明的人。S象限的人往往是一個小集體中最聰明的人,比如醫生或者諮詢師。
讓我們再來看看B象限人的收入,真正屬於B象限的人往往在離開自己的企業後,仍然能夠得到收入。在多數情況下,如果S象限的人停止工作,他們也就不會再有任何收入了。因此,現在你也許要捫心自問:“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今後還能繼續得到多少收入?”如果你的收入在將來半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停止了,那麼,你可能就處於E象限或S象限。處於B象限或I象限的人,停止工作數年後,可能依然有持續的收入。
I象限的價值觀
I象限人士追求的價值觀就是“財務自由”。投資者喜歡讓金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自己來工作。
投資者的投資物件種類繁多,他們可以投資金幣、房地產、企業,也可以投資股票、債券、共同基金等有價證券。
如果你的收入來自公司或政府的退休金計劃,而不是自己運用投資知識得到的,那麼這些收入其實就等於來自E象限。也就是說,你的老闆或者企業仍然在為你曾經多年的服務埋單。
投資者的口頭禪可能是,“我得到了20%的資產收益”,“讓我看看該公司的財務報表”等。
不同的象限,不同的投資者
在當今世界,我們大家都需要成為一名投資者。然而,我們的學校教育體制不能向大家傳授多少有關投資的知識。儘管我也聽說一些學校講授有關選擇股票的知識,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對我來說,挑選股票就像一場賭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
多年前,富爸爸告訴我,很多僱員投資了共同基金或者儲蓄。他曾經說過:“醫生往往是最糟糕的投資者。在某個象限取得過成功,比如在E象限或S象限取得過成功,並不意味著你將來會在I象限也能取得成功。”
富爸爸指出,各個象限的人投資方式也大為不同。比如,處於S象限的人可能會說:“我不會投資房地產,因為我受不了修理洗手間的麻煩。”處於B象限的人對同樣的問題則可能說:“我想請一家房產管理公司來修理我所投資的房產的洗手間。”也就是說,一位S象限的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將來自己要負責房產維修,而B象限的投資者則可能聘請另外一家房產管理公司,替自己處理房產的維修問題。人不同,觀念也就不同。處於不同象限的人,價值觀也各不相同。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各個象限人們的區別,建議大家不妨參閱“富爸爸”系列圖書第2冊——《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正如我在前面曾經提到的,很多人認為,對於準備改變自己人生的人們來說,《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是最重要的一本書。
直銷企業是屬於B象限的企業
我們說,直銷企業是為一些進入B象限的人們準備的,為什麼呢?答案是,直銷業體系是為超過500人的群體設計的。而且,從理論上說,直銷企業的收入潛力無限,相反,處於E象限和S象限人的收入常常是有限的,它完全取決於你作為個人的產出。在直銷企業中,你可以依靠網路來賺錢。如果你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網路,就能賺到很大一筆錢。
等到你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網路系統,接下來的一步就是爭取實現從B象限轉入到I象限。至少富爸爸鼓勵我那樣做,我也真的做到了。當初嘲弄我辭掉施樂公司工作並創辦自己公司的同事,如今仍然不過是施樂公司的推銷員。他們從來沒有改變自己的思想,從來沒有改變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因而也從來沒有改變自己所處的象限。現在,我聽說他們中一些人正在為可能失去工作憂心忡忡,個別人甚至連準備退休金的錢也沒有。其實,那也就是說,他們在E象限和S象限耗費了人生太多的時間。
長大成人後,你想成為哪個象限的人?
小時候,窮爸爸常常對我說:“好好上學,爭取好成績,這樣你將來就能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顯然,他為我規劃的是走E象限人的路子。
媽媽常常對我說:“如果你將來想成為一位富人,就應該去做一名醫生或者律師。這樣的話,你就永遠不會求助於別人。”她為我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