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親愛的安德烈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女。面臨同樣困境的讀者,也許會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方法,去進行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母子之間對話溝通交流的有益嘗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龍應臺簡介

生於臺灣高雄縣,畢業於臺南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1983年回臺灣任教。1984年出版《龍應臺評小說》,以銳利而深刻的文風,驚動當時臺灣文壇,並多次再版,余光中因此稱其為“龍捲風”。

1986年1月出版《野火集》,以辛辣的文字抨擊當時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書一上市,洛陽紙貴,一個月內再版二十四次,風靡臺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對臺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

1986年8月至1999年9月,旅居瑞士及德國十三年。除在海德堡大學任教之外,也在歐洲重要報紙如《法蘭克福匯報》撰寫專欄,頗受矚目。1995年起,在上海《文匯報》開“龍應臺專欄”。

1999年夏,應專程飛往法蘭克福的臺北市長馬英九的邀請,回臺擔任首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2003年2月,辭去文化局長職務。當年8月,赴香港,頭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後四年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

2006年11月,《龍應臺的香港筆記》出版,在香港及新加坡暢銷書榜上長達半年。

《南方人物週刊》評選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龍應臺名列其中。該刊評語是:“龍應臺在將自己的文化理念透過官僚機器的運作變成現實後,最終一塵不染地迴歸文壇。”

龍應臺著作共二十餘種,2007年12月出版的《親愛的安德烈》等圖書,在臺北、香港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均列暢銷書榜首。2008年7月出版《目送》,居臺北文學類書籍暢銷第一名長達十週之久。

2008年10月,香港大學禮聘龍應臺為“孔梁巧雲傑出人文學者”。

作為母親的龍應臺(1)

黃廣明

在一般讀者的想象中,龍應臺應該是一位具有“大男子”氣息的作家、知識分子,她的多部作品,其主題或是反抗專制,鼓呼人權,或是家國認同,文化衝突,或是世道人心,社會變遷,無一不顯示出這位女知識分子對宏大主題的偏好,對公共問題的關注,再加上她輪廓鮮明的面龐,更讓人感覺她是一個典型的憂國憂民、具有傳統士大夫情結的的知識分子。

事實上,作為一名女性,龍應臺身上一直有著“大男人”與“小女人”的兩面。80年代,在寫《野火集》這樣憂國憂民震聾發聵作品的同時,她同時也在創作《孩子,你慢慢來》這樣喁喁細語充滿母性氣息的“育兒日記”。即使是龍應臺宏大主題的文章,仔細體會,也可斷定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其細膩與鮮活的筆觸,視覺化的語言效果,都顯得別具一格。

在最新的一本書裡,龍應臺則直接亮明瞭自己的母親身份,《親愛的安德烈》在臺灣和香港出版不久,即佔據排行榜榜首數週之久。這本書收錄的是2004年至2007年間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的通訊集。這期間,龍應臺多數時間在港臺兩地,而安德烈主要在德國。說起這些通訊的起因,竟是龍應臺“哀求”、安德烈“妥協”的結果。1999年,龍應臺應臺北市長馬英九之邀,離開旅居十多年的德國,出任臺北市文化局長,這時她與德裔前夫所生的兩個兒子一個14歲,一個10歲,“自然是牽腸掛肚地思念”,出任局長三年一千多天,龍應臺一天一通電話打給孩子。

但電話多了,龍應臺難免熱臉碰上冷屁股。安德烈正在長大成人,再不是她從前“可愛可親可抱”的安安了。每當週末他與朋友聚會,不斷接到電話打來,並且告訴朋友“這不是女友是媽媽”時,都會異常尷尬。

“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麼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

莫非就像無數西方的家庭一樣,隨著子女的長大成人,兩代人之間便漸行漸遠,逐漸陌生?龍應臺不甘心。她提出建議,願不願意以通訊的方式交流兩人的思想感情?沒想到安德烈同意了,條件是,你不要打那麼多電話“騷擾”我。

2004年,母子倆的通訊開始了,那年,龍應臺52歲,安德烈18歲。

讓龍應臺始料未及的是,她與18歲的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超級撿漏王神秘山裡漢:買妻種田,生個崽整頓古早文,再見了男主(古惑仔漫畫同人同人)古惑仔漫畫同人之師父成夫記獵主 (青梅竹馬之四) 凌豹姿拳定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