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不是‘陽關三迭’嗎?我還以為是位老先生寫的呢。”說了,太平公主繼續往下看,是首五言絕句《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看得太平公主不住地點頭稱讚:“好詩呀,好詩。”
她見王維站在那裡,穿的又是隨從的衣服,吩咐總管道:“快,帶上王相公把衣服換了,就在我身邊安個座。”
俗話說,人是衣冠馬是鞍。
當王維換了衣服,重新出現在宴會廳時,把人們都驚得呆了,都暗暗嘆道:“好一個美貌少年。”
太平公主把他從頭看到腳:淺藍色的帽子把那張如滿月的圓臉襯托得如粉似玉。細而長的眉毛下,閃的著青春火熱的目光,熱烈、深沉而又單純,恰似一彎湖水,一會兒深不見底,一會兒又清澈透明。圍在頸上的白色紗巾把臉的下半部襯得白裡透紅。微笑時,也像姑娘一樣有對淺淺的酒窩在臉頰上跳躍。身著藍色長袍,與頸項間的白紗巾層次分明地捧出那張書生特有的文雅而略帶孤傲的臉。
他向太平公主走過來了,淺淺地笑著,不卑不亢。走到面前時,微微點頭。太平公主長輩般地拉他坐下,他有禮貌地說一聲:“謝公主殿下。”而後大方地坐下。飲酒,既豪爽又注意分寸;說話,既詼諧又不低俗。身邊的太平公主異常高興,不斷給他夾菜,招來四周一束束企羨的目光。
太平公主雖兇狠毒辣,但也多愁善感,柔情似水。她對詩有特別的愛好,因而對詩人王維便有一種特別的崇敬。
“剛才看了你的那些詩,許多都是我平時愛讀的。我還以為是古人所寫,原來是你寫的。你說說,你是怎樣構思、怎樣用韻的?”
王維侃侃而談,全無一點拘束:“寫詩少不了靈感,但靈感總得有所依託。比如我那首《相思》,如果沒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做依託,是寫不出來的。”
太平公主說:“什麼故事,你不妨說說。”
“相傳,古時一男子出征,死在邊地。其妻日夜思念,哭於樹下。淚哭幹了,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夫妻恩愛,相思至泣血,可見其愛之深,其情之熾。我用這粒小小的紅豆作為一個象徵,讓它包容了人間男女相思相愛的全部歡愛與深情。”
“啊!”聽的人不約而同地發出驚歎聲。
“啊!”太平公主不覺拊掌叫絕。
歧王李隆範見時機已到,便對太平公主說:“像王維這樣有才華的人,如果能成為進士第一名,實在為國增光不少。”
太平公主說:“那為什麼不讓他去應考?”
李隆範說:“他表示,如果不以第一名推薦,他絕不應試。聽說姑媽已向主考官推薦了張九臬了?”
“倒是有人託我,但我還沒有答應。”太平公主說著,轉對王維說:“你要是參考,我一定推薦你為第一名。”
王維聽了,立即離席,向太平公主躬身致謝。
太平公主忙拉著他說:“事尚未成,待你當了狀元,再謝不遲。”
說罷,大家飲酒猜謎,盡興而散。
散席後,太平公主要王維留下教公主府內的樂伎演奏《鬱輪袍》。
傍晚,在後花廳設宴,單請王維。
王維對太平公主的風流韻事早有所聞,但他成竹在胸。席間,與太平公主飲宴談笑,極有分寸。對太平公主的挑逗、引誘,不是裝著不懂,便是藉故閃開,顧左右而言它。太平公主見了,沒想到這世界上竟有在權勢、女色面前不為所動的人。她想,也許是自己年紀大了。但張昌宗比母后小四十幾歲,崔湜不是比我也小很多嗎?
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想得到。面對一個如此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美貌男子,她絕不放過。王維不是詩人嗎?詩人總是多情的,詩人的情還是要用詩才能打動。她便問他的詩。
“你的情詩寫得最動人,在那麼多的情詩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首?”
“比較而言,那首《息夫人》自覺寫得還不錯。”
“就是那首‘莫以今日寵’?……”太平公主問。
“正是。”
“那首詩我很愛讀,聽說寫的一個什麼故事?”
“還不止一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