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義為司空,廬陵王寶源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寶夤為徐州刺史,散騎常侍夏侯詳為中領軍,領軍將軍蕭偉為雍州刺史。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寶卷為零陽侯,詔不許。又奏為涪陵王,詔可。乙酉,尚書令蕭穎胄行荊州刺史,假梁王黃皞。壬子,以徵虜將軍柳惔為益、寧二州刺史。己未,以冠軍將軍莊丘黑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軍將軍鄧元起為廣州刺史。夏,四月,戊辰,詔曰:“荊、雍義舉所基,實始王跡。君子勞心,細人盡力,宜加酬獎,副其乃誠。凡東討眾軍及諸向義之眾,可普復除。”
五月,乙卯,車駕幸竹林寺禪房宴群臣。巴西太守魯休烈、巴東太守蕭惠訓子璝拒義軍。秋,七月,東軍主吳子陽十三軍救郢州,屯加湖。丁酉,徵虜將軍王茂先擊破之。辛亥,以茂先為中護軍。丁卯,魯山城主孫樂祖以城降。己未,郢城主薛元嗣降。
八月,丙子,平西將軍陳伯之降。乙卯,以伯之為江州刺史,子虎牙為徐州刺史。九月,乙未,詔梁王若定京邑,得以便宜從事。冬,十一月,乙未,以輔國將軍李元履為豫州刺中。壬寅,尚書令、鎮軍將軍蕭穎胄卒,以黃門郎蕭澹行荊州府州事。丁巳,蕭璝、魯休烈降。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為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晉武陵王遵承製故事,百僚致敬。壬申,改封建安王寶寅鄱陽王。癸酉,以司徒、揚州刺史晉安王寶義為太尉,領司徒。甲戌,給大司馬錢二千萬,布絹各五千匹。乙酉,以輔國將軍蕭宏為中護軍。
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臨朝,入居內殿。大司馬梁王解承製,致敬如先。己亥,以寧朔將軍蕭昺監南兗州。壬寅,以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殊禮。己酉,以大司馬長史王亮為守尚書令。甲寅,詔大司馬梁王進位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梁公,備九錫之禮,加遠遊冠,位在諸王上,加相國綠騑綬。己未,以新除右將軍曹景宗為郢州刺史。
二月,壬戌,湘東王寶晊伏誅。戊辰,詔進梁公爵為梁王,增封十郡。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給梁國錢五百萬,布五千匹,絹千匹。辛丑,鄱陽王寶寅奔虜,邵陵王寶攸、晉熙王寶嵩、桂陽王寶貞伏誅。甲午,命梁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鍾殻Ч��M踝油蹠�裘�蝗緹梢恰8�紓�怨誥�な廢糶鬮�閒熘荽淌罰�魯�辛煬�痰攔��局荽淌貳3導荻�櫓涼檬臁1�劍��渙和酢6∷齲��暉醣υ崔啊O模�腦攏�劣希���粒�侍�笱吠夤�6∶��和醴畹畚�土暉醯��詮檬歟�釁胝�罰�蝗綣適隆N斐劍�埃�曄�濉W紛鷂�牒偷郟�峁О擦輟�
史臣曰:夏以桀亡,殷隨紂滅,郊天改朔,理無延世。而皇符所集,重興西楚,神器暫來,雖有冥數,徽名大號,斯為幸矣。
贊曰:和帝晚隆,掃難清宮。達機睹運,高頌永終。
志第一 禮上
禮儀繁博,與天地而為量。紀國立君,人倫攸始。三代遺文,略在經誥,蓋秦餘所亡逸也。漢初叔孫通制漢禮,而班固之志不載。及至東京,太尉胡廣撰《舊儀》,左中郎蔡邕造《獨斷》,應劭、蔡質鹹綴識時事,而司馬彪之書不取。魏氏籍漢末大亂,舊章殄滅,侍中王粲、尚書衛覬集創朝儀,而魚豢、王沈、陳壽、孫盛並未詳也。吳則太史令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眾典。晉初司空荀摐因魏代前事,撰為《晉禮》,參考今古,更其節文,羊祜、任愷、庾峻、應貞並共刪集,成百六十五篇。後摯虞、傅鹹纘續此制,未及成功,中原覆沒,今虞之《決疑注》是遺事也。江左僕射刁協、太常荀崧,補緝舊文,光祿大夫蔡謨又踵修輯朝故。宋初因循改革,事系群儒,其前史所詳,並不重述。永明二年,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定禮樂。於是詔尚書令王儉制定新禮,立治禮樂學士及職局,置舊學四人,新學六人,正書令史各一人,幹一人,秘書省差能書弟子二人。因集前代,撰治五禮,吉、兇、賓、軍、嘉也。文多不載。若郊廟庠序之儀,冠婚喪紀之節,事有變革,宜錄時事者,備今志。其輿輅旗常,與往代同異者,更立別篇。
建元元年七月,有司奏:“郊殷之禮,未詳郊在何年?復以何祖配郊?殷覆在何時?未郊得先殷與不?明堂亦應與郊同年而祭不?若應祭者,復有配與無配?不祀者,堂殿職僚毀置云何?”八座丞郎通關博士議。曹郎中裴昭明、儀曹郎中孔逷議:“今年七月宜殷祠,來年正月宜南郊明堂,並祭而無配。”殿中郎司馬憲議:“南郊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