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訶德》被譯成歐洲幾種主要語言。
1609年 加入聖體教友會。
1613年 加入聖方濟會。《懲惡揚善故事集》出版。
1614年 《帕爾納索遊記》出版。
1615年 《八部喜劇及八部幕間短劇集》和《唐吉訶德》下卷出版。
1616年 身患嚴重水腫,為《佩西萊斯和塞西斯蒙達》寫了《向萊穆斯伯爵致辭》,4月23日逝世於馬德里,其墳塋至今未找到。
上卷前言
閒逸的讀者,你一定會以為我希望我杜撰的這本書盡善盡美,優美絕倫。可我卻悖逆不了自然界物造其類的規律。像我這樣思維貧乏、胸無點墨的人,就像一個出生在紛擾盡生、哀聲四起牢房裡的人①,除了編造一個枯瘦任性、滿腦怪譎的孩子的故事,還能編什麼呢?如果生活安逸,環境清幽,田園秀麗,天空晴朗,泉水低吟,心緒平靜,再貧乏的創作思維也會變得豐富,從而為社會提供各種作品,讓社會洋溢著美好和歡樂。有的父親得了面目醜陋、毫不可愛的孩子,可是父愛矇住了父親的眼睛,對孩子的短處視而不見,反而認為是聰明漂亮,向朋友們說孩子機靈標緻。我呢,就像唐吉訶德的父親,雖然只不過是繼父,卻不願意隨波逐流,像別人那樣,幾乎是眼噙淚水,求尊貴的讀者寬恕或掩飾你所看到的我兒子的短處。既然你不是孩子的親戚,也不是他的朋友,你有自己的靈魂和意志,又聰明絕頂,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家裡,是一家之主,那麼完全可以為所欲為。你知道,俗話說,“進我披風,國君可弒”。因此,你可以不受任何約束,不承擔任何義務,對這個故事任意評論。請不必擔心,說它不好,沒有人指責你,說它好,也沒有人獎勵你。
①塞萬提斯曾兩度身陷囹圄,也有資料認為,《唐吉訶德》始作於獄中。
我只想給你原原本本地講個故事,而不用前言和卷首慣有的許多十四行詩、譏諷詩和頌詞來點綴。我可以告訴你,雖然我編這個故事小費氣力,卻絕沒有寫這篇序言那麼困難。多少次,我提筆欲寫,卻又因無從寫起而擱筆。有一次,我面前鋪著紙,耳朵上夾著筆,胳膊肘撐在桌上,手託臉頰,正冥思苦索,忽然來了一位朋友。他活潑可愛,熟諳世事,看見我若有所思,就問我在想什麼。我直言不諱,說我正想為唐吉訶德的故事寫個序言,還說我簡直不想寫了,也不想把這位貴族騎士的業績公之於眾了。“一想到那位被稱之為大眾的嚴厲的法官,我怎能不惶惶然呢?他看到我默默無聞多年①,已是一大把年紀,現又復出,編個故事竟幹如針茅,毫無創新,風格平淡,文思枯窘,學識泛泛,會怎麼說呢?而且這本書邊白沒有批註,書末沒有集釋,不像其他書,即使粗製濫造,也滿篇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一堆哲學家的格言,令讀者肅然起敬,認為作者是博學多聞、文才橫溢的人。他們引用《聖經》,不過是為了表示他們是聖託斯·托馬斯②或其他神學家嘛!他們這行字刻畫一個放蕩的戀人,另一行字卻是基督教說教,令人賞心悅目,又巧妙地保持了自己的持重。所有這些,我的書裡都沒有。我在邊白沒有什麼可批註的,書尾也沒有什麼可集釋的,更不知道有哪些我所參考的作者的名字可以列在卷首,不像其他人,按照字母A、B、C的順序,從亞里士多德到色諾芬③、索伊洛④或宙克西斯⑤,逐一列注,雖然索伊洛只不過是批評家,而後一位是畫家。我的書卷首沒有十四行詩,起碼連公爵、侯爵、伯爵、主教、貴夫人或著名詩人的十四行詩都沒有,儘管我如果向我的兩三個做官的朋友求詩的話,他們會給我寫的,而且寫得絕不亞於我們西班牙最有名氣的那些人。
①塞萬提斯在1585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加拉特亞》第一部,然後一直到1605年,才出版了《唐吉訶德》上卷。
②聖託斯·托馬斯是基督教神學家。
③色諾芬是古希臘歷史學家、作家。
④索伊洛是古希臘批評家。
⑤宙克西斯是古希臘的畫家。
“總之,我的朋友,”我又接著說,“我決定還是讓唐吉訶德先生埋沒於他留在曼查的故紙堆裡,直到有一天,蒼天造就了能夠裝點其門面的人。反正我回天無力,才疏學淺,而且生性怠惰,懶得到處求人說那些我自己也能說的東西。因此我才發愣。你剛才聽我說的這些事就足以讓我發愣了。”
聽到這兒,我的朋友拍了一下額頭,大笑著對我說:
“看在上帝份上,兄弟,認識你這麼長時間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